
谈到外星生命的探索 , 一般人只能想到“有”和“没有”两种答案 。 可是这不能明确地表述探索的进程 。 美国宇航局(NASA)决定建立一套新的框架 , 供研究人员汇报进展 , 也为媒体报导提供统一的标准 。
据科技媒体SlashGear报导 , NASA相信 , 未来人类一定会找到外星生命 , 可是他们并不一定是人类想像的生命形态 , 比如可能是基础的单细胞生物 。
NASA首席科学家格林(Jim Green)最近发表了一篇文章 , 谈到他们在构思的新框架 , 供科学家和研究机构使用 , 描述外星生命探索的进展 。 这个框架大体上是一个基于天体生物学的阶梯式架构 。 天体生物学是研究地球和其它行星上生命起源的研究领域 。
比如 , 现在科学家在火星上探索 , 不断有新的发现 , 这些证据显示火星以前有过生命的可能性越来越大 。 由于现在缺乏这样的标准框架 , 就很难明确、简单地描述到底在火星上的新发现是什么 。
这个框架的具体阶梯还未确定 , 大体上说 , 第一步是发现可能有生命的线索 , 比如发现与生物相关的分子;第二步 , 研究人员查证这些分子不是人为的污染或测量仪器的误差造成的;第三步描述在怎样的模拟环境中才会出现这样的生物分子;再进一步应该补充更多信息 , 包括那样的环境是否宜居 , 并排除这些分子来自非生物源的可能性 。 到了更高级别 , NASA希望有多个证据结合 , 达到第六步 。 至于最后一步 , 就是科学家确信已经在火星或是其它星球发现了生命 。
【NASA考虑建新框架 概述探索外星生命进程】NASA表示 , 要达到最后一步 , 肯定需要整个科学界的合作 。 现在只是以在火星上探索的进程作为例子 , 这个框架也适合于描述对其它系外行星的探索 。
推荐阅读
- 关于鹦鹉螺的知识,造型可爱的‘活化石’
- 地球冷却速度远超预期!或成为第二个火星,人类应该何去何从?
- “九星连珠”后地球会怎样?科学家已测出时间,距上次刚好1000年
- 私人公司也能训练宇航员,美国首个私人宇航员任务将于3月底发射
- NASA终于宣布国际空间站将坠毁,时间:2031年1月,地点:尼莫点
- 如果你在3月4日观察天空,也许,将望见一艘火箭的残骸坠入月球
- 印度月球轨道器紧急避让美国探测器,把自己给避让没了?说不清了
- 人类已经被困在了太阳系:除了光速之外,氧气也是一个限制因素!
- 宇宙到底有多大?科学家最新发现宇宙至少比可观测宇宙大250倍
- ?科学家研究发现,全球磁场强度损伤了9%,地球将来会变成火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