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科迪:连续三年财务造假,奶农讨“亿”债,国民大牌的陨落史( 二 )


二、多元化发展
意识到这个的张清海很快改变了自己的经营策略 。 开始引进方便面的生产线 , 为了防止自己判断错误 , 张清海还引进了很多速食食品的生产 , 以防万一 。
因为预测正确 , 张清海再一次成为了市场先驱 , 成为龙头企业 , 在方便面获得成功的支撑下 , 张清海正式推出了科迪汤圆 , 这也就是科迪汤圆广告的来源 。 广告的风靡让科迪的名气一下子被打响 , 再一次赚得盆钵钵满 。
接二连三的成功让张清海想要继续开辟市场 , 他的眼睛盯上了乳业 。 但是乳业在我们国家的发展时间并不长 , 是因为我们国家历史上并没有对牛奶的强大需求 , 因而也没有很庞大的奶牛养殖场 。
因为奶源不足 , 出现了需大于供的情况 , 企业想要赚钱 , 只能耍点小聪明 , 在原本的乳液里加上一些稀释物 。 但这样的路无疑是不长久的 , 科迪不断地往奶业投钱 , 出现了巨大亏损 。
但是即便是出现亏损 , 张清海还是不想放弃奶业市场 。 为了解决奶源不足的情况 , 科迪自己投资奶源基地 。 终于在2015年的时候 , 科迪奶业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 。
三、国民品牌的陨落
张清海故技重施 , 拿着自己奶业的利润再次去投资其他企业 , 但是张清海忽视了上市企业的资金是透明化的 。 他私自拿着公司的基金 , 去进行便利店的投资 , 出现了很严重的亏损 。
因为在新市场中没有做好市场调研而盲目的投资 , 张清海摔了一个大跟头 , 意料中的千家连锁时代没有到来 , 反而资金全部打了水漂 。 资产被搬空 , 就无法给奶农们结清欠款 。 2019年走投无路的奶农们联合给科迪写信讨债 , 而债务的金额竟然达到了惊人的1.4亿 。
但是在科迪的资产负债表里 , 总资产还有十几亿 , 理论上是可以偿还这些欠款的 , 但是资金都被张清海私人转移去进行投资并且回不来了 。 在奶农这件事的导火索下 , 科迪财务造假被披露出来 , 让业界大跌眼镜 。
负债累累 , 财务造假 , 科迪集团很快就宣布破产清算 。 从90年代艰难地走到现在 , 科迪走得很坎坷 , 曾经那个勤勤恳恳 , 不怕困难的张清海变成了拖欠款物 , 造假资金的商人 , 团团圆圆科迪汤圆也慢慢在历史中蒙尘 。
结语
商人最重要的就是诚信 , 信誉是千金都换不来的珍宝 , 一旦没有了信誉 , 失败也就只是时间问题 。 不管在任何行业都要踏实走好每一步 , 弄虚作假的下场只会是自讨苦吃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