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亿年前的希望蝾早期鱼类的四肢形态 , 又完全限定了未来的四肢发展:
希望螈胸鳍的骨骼与人类上肢骨骼对比脊椎动物往更高脑容量演化的必然性 。
脊椎动物中枢神经高度集中 , 大脑越发达 , 核心竞争力越强 。
恐龙演化出高等文明的可能性: 如果6500万年前 , 恐龙没有受到影响 , 灭绝的是哺乳动物呢?(虽然在地球上不可能 , 但可能发生于类地行星 。 )
从鸟类的智商 , 尤其是乌鸦(渡鸦脑化指数和黑猩猩相当)的程度来说 , 恐龙发展出智慧文明的可能性是极大的 。
恐龙的大脑是足够有潜力发展出智慧的 。
只不过恐龙时代 , 恐龙走向了咬合的恶性竞争 , 从而手变得越来越小 , 最后几乎起不到作用 。 可以说 , 鸟类其实是废物利用 , 演化成了翅膀 。
瞧霸王龙这小巧性感的双手:
恐龙要发展出智慧文明 , 双手是关键 。
不过时也命也 。
恐龙争霸的时代 , 鲜花植物还没有出现 , 都是一些裸子植物 。
哪怕出现树林 , 也主要是针叶林 , 没有后来复杂生态系统的被子植物雨林 。
但是 , 如果换一个类地行星 , 那就不一定了 。
例如 , 一个类地行星 , 鲜花植物在3亿年前就出现了 , 恐龙则可能在2亿年前 , 就出现拥有灵活双手的丛林恐龙 。
1亿多年前 , 就可能演化出拥有高度智慧的恐龙 。
但这样演化出“恐龙人” , 就会是一种人型生物了 , 毕竟都是从脊椎动物演化来的 。
高等智慧文明 , 手的必要性:
海豚的脑化指数高达5.31 , 是黑猩猩2.49的两倍 , 人类是7.44 。
海豚是智慧生物 , 是没有多少悬念的 。 它们为什么没有发展出智慧文明的基础?说穿了 , 还是因为没有双手 。
如果陆生动物消失 , 海豚花个千万年登陆 , 再次演化出四肢 , 也并不是没有可能性 。
其实海洋难以出现文明 , 除了水体空间没有创造建筑的刚需外 , 也并没有演化出手的基础 。 有一些章鱼也能使用工具 , 但很难有继续演化的动力 。
而对于陆生动物来说 , 手才有创造一切的基础 。 而鲜花植物的繁荣 , 才有手精细化的动力 。
6500万年前 , 灵长总目双手变得更加灵活 , 正是和鲜花灌木林的发展息息相关 。
所以 , 外星文明出现类似于灵长类形态的智慧生物 , 存在很大的可能性 。
但是 , 这又不得不考虑其它神经系统的动物 , 以及植物的影响 。
尤其是植物的影响 , 比普通人想象的更大 。
例如 , 如果植物演化比动物更快一倍 , 寒武纪的时候 , 就已经出现了鲜花植物 。
动物会如何发展呢?
海洋食物的丰富 , 可让寒武纪的节肢动物更加的繁荣 , 更加优化神经系统 , 以及一些环境变量 , 压制住后来的脊椎动物也并不是没有可能性 。 又或者 , 给章鱼一个全球繁荣 , 甚至登陆的机会 。
都有可能 , 后来就没脊椎动物什么事儿了 。
即便最后的宠儿还是脊椎动物 , 由于陆生植物的繁荣 , 蜥形纲率先占领热带丛林 , 朝着相应的适应性演化 , 占据了各种生态位之后 , 哺乳动物也很难再有机会 。
所以 , 其它类型的智慧生命 , 也并不是没有机会 。 只不过 , 相对于人形生物的几率 , 会相对低一些 。
总的来说 , 如果真的存在外星人 , 的确有可能长得和人类很像(一模一样是不可能的 , 哪怕双胞胎还有后天变量 , 更不用说生物演化了) 。 不过这里的像 , 也主要是指人型生物的像 。 可能比人类和黑猩猩的差距 , 还要远很多 。
至于文明相似 , 也很正常了 。
人类在古典时期 , 科技树很简单 , 主要就是青铜、铁器什么的 , 外星文明 , 大同小异 , 最多在国家政治形态上差别可能巨大 。
哪怕是地球上的中西文明 , 差距也很大 。
更高的科技
各种工业、高新材料的丰富程度 , 也对科技的发展影响很大 。
但如果你把“烧开水”总结为科技共性的话 , 那外星人的科技文明和人类的科技文明 , 在相同文明级别下 , 那差异就的确可以说不大了 。
推荐阅读
- 照亮月球最黑暗的区域
- 国际空间站附近现神秘黄色物体,绝非人类杰作,外星人的粪便?
- 全球最强太空望远镜就位!斥资100亿,将探索135亿年前第一批行星
- 霸王龙是否有羽毛?其实你印象中的古生物形象,大部分都是错误的
- 78万年前外星人改造了智人基因? 科学家: 事实远没这么简单!
- ?关于多普勒摆动的介绍
- ?人类需要用新颖的通信方法、工具和技术来搜索外星人
- ?了解地球以外的先进智能生命
- 如果人类从宇宙中消失,那这个宇宙还有什么意义?
- 宇宙漆黑一片,为什么太阳光照不亮太空?光去了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