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准备发射航天器撞击小行星,测试地球防御计划,能成功吗?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我们在一些科幻小说和电影里 , 有时会看到人类利用宇宙飞船或者巨型火箭 , 来撞击那些对地球产生威胁的小行星 , 使其运行轨迹偏离地球 , 从而达到拯救人类的目的 。 这种科幻的场面 , 在不久后即将在现实中出现 。 美国准备于2021年11月底 , 向太空发射一颗专用航天器 , 通过实际撞击小行星来进行验证 。
【美国准备发射航天器撞击小行星,测试地球防御计划,能成功吗?】地球周围存在许多“潜在威胁”
在地球的周围 , 存在着许多与地球运行轨道相交的小行星 , 这些小行星被称为“近地小行星” 。 根据目前科学家们的监测 , 在能够监测到的小行星中 , 属于近地小行星阵营的数量达26000颗之多 , 其中不乏质量和体积较大的个体 , 比如直径超过1公里的有500多颗 。
这些近地小行星 , 如果运行到距离地球非常近的区域 , 那么在地球引力的吸引之下 , 一部分小行星将可能偏离原有的轨道 , 从而进入地球大气层 。 而由于大气层的存在 , 使得这部分坠落的小行星 , 绝大部分被“燃烧殆尽” , 只有质量非常大、结构非常致密的小行星 , 能得以坚持到最后 , 最终坠落地面或者海洋 。
由于坠地时 , 小行星与地球的相对速度很大 , 有一部分还会在接近地表的上空爆炸 , 所以对地球的影响非常严重 。 比如一颗直径数米的小行星 , 就有可能将下方2-3公里的地面夷为平地 。 而一颗直径40米左右的小行星 , 如果坠落到一个城市中 , 完全可以这个城市的中心毁灭 。 当小行星的直径达到百米级别 , 如果坠落到城市中 , 这个城市将不复存在 , 而且还会引发方圆上千公里区域产生强烈的地震 。
大家通过各种渠道 , 势必了解到6500万年前一颗直径10公里的巨型小行星 , 坠落到地球上之后 , 引发了包括恐龙在内的大多数生物灭绝 , 而且还引发了持续性、高强度的火山喷发、地震、海啸等自然灾难 , 随后还引起了持续上万年的“核子冬天” , 完全改变了地球的气候、自然地理环境以及生物结构 。
动能冲击方案
所以 , 对近地小行星进行系统性、全方位的精准监测 , 是近年来全球科学家们的重点研究和关注方向 , 这对于及时了解近地小行星的运行规律和运行动态 , 以及必要时采取相应的防御措施至关重要 。 美国在2018年提出了动能冲击的方案 , 就是同时发射多个大型的航天器 , 来撞击小行星 , 从而叠加动能来推动小行星轨道发生偏移 。
根据预测 , 如果要改变一颗直径500米的小行星运行轨道 , 应用这种方法 , 需要在短时间内发射50颗左右的大型航天器即可 。
我国中科院的科学家们 , 也提出了优化版的组合动能冲击方案 , 也就是在航天器靠近小行星以后 , 火箭与撞击航天器并不分离 , 而是一起撞向小行星 , 因此给小行星施加的动能总量 , 要比美国提出的要高 , 从而使达到同样效果的目标下 , 所需要的航天器发射数量大幅减少 。 根据预测 , 如果应用我国提出的方案 , 那么想改变直径500米小行星的运行轨道 , 同时发射的火箭数量将下降到20颗左右 , 成本也极大降低 。
美国近期将要做尝试
美国NASA之前已经确定了“双行星重新定向测试(DART)”任务 , 整个项目的花费高达3.3亿美元 。 按照计划 , 美国将于11月23日 , 通过SpaceX公司的“猎鹰9”火箭 , 将一枚重约550公斤的特殊航天器发射升空 , 去撞击距离地球约1090万公里的一个小行星 , 借此来测试“行星防御”计划的有效性 。
此次被撞击的目标 , 是由两颗小行星构成的双小行星系统 , 编号为65803 。 其中较大的个体为“狄迪莫斯” , 中文名为“孪大星” , 直径约780米;较小的那颗叫做“狄默尔弗斯” , 中文名为“孪小星” , 直径只有160米左右 。 此次发射的航天器 , 撞击的实验目标就是“孪小星” 。
推荐阅读
- 美国实现登月之后,为什么没有开发月球上的资源?
- 美国伊尼德4.5级地震后,天空突现漩涡状蓝白色光芒,是什么?
- 中国空间站太阳能转化效率30%!美国不服:我换电池
- 私人公司也能训练宇航员,美国首个私人宇航员任务将于3月底发射
- 一旦准备好初始状态,通过计算机的量子状态演变将由算法要求的序列确定
- 事关月球采矿控制权,美国拒绝与中国合作,没想到中方已抢先一步
- 更大的灾难即将来临?美国发出预警,2030年地球或发生极端大洪水
- 53年前被冷冻,等待2017年被复活的美国富豪詹姆斯,现今他怎样了
- 美国碰瓷也没用!中国成功问鼎世界第一后,太空又传来好消息
- SpaceX火箭准备以每小时5000英里的速度撞击月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