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0年前实现载人登月?中科院院士充满信心,目前还有哪些难题呢



2030年前实现载人登月?中科院院士充满信心,目前还有哪些难题呢

文章图片

2030年前实现载人登月?中科院院士充满信心,目前还有哪些难题呢

文章图片

2030年前实现载人登月?中科院院士充满信心,目前还有哪些难题呢

文章图片

近日 , 中科院院士叶培建在接受采访的时候 , 表达了自己对中国人登上月球时间点的期待:“我个人认为 , 只要现在载人登月的技术攻关这么发展下去 , 只要国家下决心 , 在2030年之前 , 实现中国的载人登月是完全有可能的 。 中国的航天员能不能去小行星和火星对我来讲是个未知数 , 但我一定能够看到中国航天员去月球!”
叶院士目前是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天学院的院长 , 多年来一直在为推动中国卫星遥感、月球与深空探测及空间科学快速发展做出突出贡献 。 当被问到有没有想学国外的一些富豪那样 , 早晚年来一次商业性质的太空旅行 , 他表示 , 没有想过 , 但是对中国航天充满信心 。
从这段话中 , 很明显可以看出 , 现在我国的探月工程正在加紧开展着 。 在未来我们可能有以下几方面的动作:
1、实践今年年初和俄罗斯签订的协议 , 那就是争取在未来10-15年之内 , 建设月球永久科考基地 。 期间还会陆续发射“嫦娥六号——嫦娥八号” 。
2、将前不久成功试验的500吨级的固态整体式推力发动机应用于实践 , 比如长征九号运载火箭上面等等 , 为我国进行载人和更远的深空探测提供“专用座驾” 。
3、时机成熟的时候 , 进行载人登月!这个一直是我们的目标 , 而和这一目标协同的 , 还有将火星样本送回地球!
那么目前来看 , 我国实现载人登月 , 还有哪些难题呢?
第一个难点就是运载火箭的问题 。
虽然我们将好几只“兔子”送到了月球 , 但是载人的话 , 需要的火箭推力更大 。 用一个很恰当的比喻就是:需要把几十吨重的导弹送到38万公里之外的月球 。 这就要求第一级火箭的起飞重量和推力在3000吨以上 。 这是中国目前的技术能力达不到的 。
不过随着我国大型发动机的研制成功 , 这个难题很快就可以解决(虽然不像美国前几年说的我国只要愿意 , 随时都能去月球的那么夸张 , 但是也距离不远了)
第二个难题就是怎么回来的问题 。
月球比地球小很多 , 重力只有地球的1/6 , 按理说可以节约燃料 , 便于起飞 , 但是这里面有一个很关键的问题 , 那就是一旦摆脱月球的引力 , 受到地球引力的作用时 , 经过长达38公里的加速 , 最终的末端速度不可想象 , 一根针的威力都超过原子弹 。
所以必须找到降速的办法 , 如何降速呢?通常是采用反向发动机点火 , 可是距离太远 , 需要的燃料十分可怕 。 目前还在继续考虑之中 。
当然了, 还有一些其他的问题 , 比如目前我们制造的登月舱等电子仪器设备材质等都不具备在月球恶劣环境 , 非常容易损坏等等 。
不过困难虽然大 , 但是产出比绝对是值得的 。 月球的丰富资源对于我们来说 , 都是十分珍贵的 。 并且顺便还能进行太阳系科考 , 和美国NASA之前公布的成果进行比对 。
【2030年前实现载人登月?中科院院士充满信心,目前还有哪些难题呢】总之 , 这一天 , 不会太远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