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购平台公开销售智能电捕兽器 阻断非法捕猎工具买卖流通渠道刻不容缓( 二 )


世界动物保护协会中国代表处科学家孙全辉告诉记者 , 随着我国网购消费量的快速增长 , 互联网野生动物非法贸易也呈多发态势 , 一些网购平台成为重灾区 。 在多起非法捕猎野生动物犯罪案件中 , 网购平台都是非法交易的重要一环 。 但是 , 在追究野生动物违法犯罪行为时 , 网购平台上非法售卖捕猎工具的商家却很少被追究法律责任 , 这也是网购平台售卖非法捕猎器屡禁不止的原因之一 。
【网购平台公开销售智能电捕兽器 阻断非法捕猎工具买卖流通渠道刻不容缓】专家建议平台进行有效监管
近年来 , 我国对野生动物的保护越来越重视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四十一条明确规定:违反狩猎法规 , 在禁猎区、禁猎期或者使用禁用的工具、方法进行狩猎 , 破坏野生动物资源 , 情节严重的 , 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 。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第三十二条规定:禁止网络交易平台、商品交易市场等交易场所 , 为违法出售、购买、利用野生动物及其制品或者禁止使用的猎捕工具提供交易服务 。 第二十四条对“禁用的工具”也有详细规定:禁止使用毒药、爆炸物、电击或者电子诱捕装置以及猎套、猎夹、地枪、排铳等工具进行猎捕 , 禁止使用夜间照明行猎、歼灭性围猎、捣毁巢穴、火攻、烟熏、网捕等方法进行猎捕 , 但因科学研究确需网捕、电子诱捕的除外 。
法律对禁用的捕猎工具有详细规定 , 但销售捕猎禁用工具的行为却在网络交易平台屡禁不止 。 对此 , 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副理事长周晋峰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 他说:“《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对禁止捕猎工具的流通有严格的规定 , 对违法捕猎行为有一定的限制 。 在现有的案例和违法捕猎视频中 , 盗猎分子多借由多种违法捕猎工具 , 诸如猎夹、猎套、网捕、智能电捕兽器等 。 因此 , 建议进一步加强对违法生产、使用捕猎工具的严格管控和法律规范 , 同时对合理合法的捕猎工具推行许可证制度 , 这样有利于非法捕猎工具的流通管理 。 ”
孙全辉则认为 , 网购平台缺乏对商户销售猎捕工具的有效监管 , 这在某种程度上纵容了猎捕野生动物违法犯罪行为 。 并且 , 从已查处的案件来看 , 现有的行政处罚和刑事处罚力度偏弱 , 只有提高违法犯罪成本 , 将各环节都纳入执法监管 , 才能让违法者望而却步 。
记者发现 , 对于网购平台为禁止使用的捕猎工具提供交易服务的行为 , 行业监管部门也制定了更加严格规范的制度 。 2019年5月24日 ,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发布《关于联合开展野生动物保护专项整治行动的通知》强调 , 要依法严厉查处网络交易平台、商品交易市场等交易场所为违法出售、购买、利用野生动物及其制品或者禁止使用的猎捕工具提供交易服务的行为 。
2021年11月2日 ,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野生动植物保护司下发通知 , 要求互联网企业做好野生动物保护法、野生植物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普及工作 , 提醒商(用)户不得发布涉及野生动植物及其制品或禁止使用的猎捕工具的非法广告 , 停止为违法出售、购买、利用野生动植物及其制品或禁止使用的猎捕工具提供交易服务 。
现实中 , 销售智能电捕兽器等捕猎工具的商家藏身网购平台 , 通过各种隐藏手段躲避监管 。 打击非法狩猎 , 更应从前端入手 , 通过综合运用多种打击方式 , 阻断猎捕工具的买卖和流通渠道 , 让打击猎捕野生动物违法犯罪活动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 (□本社记者 马付才)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