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一桩恋子情结导致的家庭血案



北京一桩恋子情结导致的家庭血案

文章图片
【北京一桩恋子情结导致的家庭血案】

北京一桩恋子情结导致的家庭血案

文章图片

在不少家庭中 , 即使子女已经长大 , 但父母依然乐此不彼的干涉着子女的生活 , 在他们的眼里 , 子女不管怎么样 , 都还是没长大的孩子 , 永远不够独立 , 然而这样的现象 , 也容易引起矛盾 , 因为子女终究会长大 , 拥有属于他们自己的家庭 , 伴侣也是他们的亲人 , 将要共同生活 , 相互扶持着度过数十年 。

但儿媳与公公婆婆生活在一个屋檐下 , 能有好日子过吗?母亲会无限包容自己的儿子 , 心底却对儿媳充满敌意 , 不管儿媳怎样 , 母亲能够意识到儿媳是儿子的亲人 , 与儿子亲密无间 , 却有着儿媳抢走儿子的想法 , 从而对儿媳百般挑剔 , 而这一情况被认为是“恋子情节” 。
段某海是一名优异男青年 , 毕业于北京某名牌大学 , 硕士学历 , 他的妻子王某利也不差 , 与段某害同校 , 博士学历 , 与段某海相恋多年 , 步入婚姻 , 也一对羡煞旁人的神仙眷侣 , 然而王某利在婚后同样遇到了婆媳矛盾 。
段某海与王某利结婚后在北京某小区购买了房屋 , 很快 , 段某海的父母就搬了进来 , 对此 , 段某海并没有觉得不妥 , 认为是孝顺的表现 , 而父母对段某海打小就十分宠爱 , 段某海学有所成 , 有出息 , 父母自然是引以为傲 , 并且儿子娶了一个博士媳妇 , 也只会认为儿子有本事 。
在婚后 , 依然没有多少事情是让段某海操心的 , 生活上的方方面面都由父母、媳妇负责 , 而且段某海对王某利多有挑剔 , 即使王某利面面俱到 , 在邻居看来 , 王某利这样的儿媳是非常好的 , 婆婆喜欢十字绣 , 当即就挑了幅“马到成功”的十字绣 , 又给公公买了锻炼身体的光碟 , 但婆婆对王某利仍多有微词 ,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 段家的屋檐下 , 也因为家庭琐事充满着矛盾 。
而段某海性格内向 , 并不擅长处理媳妇与母亲之间的关系 , 可想而知 , 王某利与公公、婆婆的关系日益紧张 , 然而王某利的结局却是遭到了丈夫的杀害 。
2010年11月21日晚 , 有人发现29楼楼顶吊着一个人 , 场面触目心惊 , 有人很快报了警 , 经过警方调查 , 上吊者系段某海 , 他在屋内将妻子王某利杀害后 , 攀爬到了楼顶上吊 。 至于段某海为何杀害妻子?又因何上吊自尽?坊间有两个版本流传甚广 , 一是恋子 , 二是重男轻女 。
虽然父母始终宠爱着段某海 , 但已经独立的段某海习惯父母的干涉吗?不得而知 。 王某利的妹妹则认为姐姐与姐夫的婚姻关系是在生下女儿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 当时 , 王某利怀上孩子 , 段某海十分高兴 , 临产时 , 段某海还特意请了产假陪护 , 十分体贴 , 对腹中胎儿也很重视 。
然而王某利生下女儿后 , 段某海的态度就变了 , 王某利的妹妹表示 , 姐姐还曾看到段某海拍打女儿 , 多有意见 。 不过段某海的父亲则表示 , 段某海与王某利的感情一般 , 只是普通的同学关系 , 并且他们家没有重男轻女 。
但不管怎样 , 王某利死了 , 段某海也死了 , 公说公有理 , 婆说婆有理 , 而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第十五条规定 ,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 不追究刑事责任 , 已经追究的 , 应当撤销案件 , 或者不起诉 , 或者终止审理 , 或者宣告无罪:
(一)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 , 不认为是犯罪的;
(二)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三)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四)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 , 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六)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 。
段某海虽非法剥夺了王某利的生命 , 构成故意杀人罪 , 但由于段某海本人已经自杀 , 无法再追究其刑事责任 , 但王某利的父母也是可以追究段某海的民事责任 , 对于段某海、王某利夫妻俩的财产分割 ,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的规定 , 遗产的第一顺序人为配偶、子女、父母 , 由王某利的父母、王某利与段某海的女儿、段某海的父母共同继承 。
据了解 , 对于孩子的抚养问题 , 经过当地居委会的多次协商 , 由王某利的父母担任监护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