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交所开市,81朵花谁最受追捧?( 二 )


首批81家北交所上市企业 , 多数分布在软件与服务、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半导体、生物医药、汽车与零部件、技术硬件与设备等行业 。 其中N同心、N中寰等17家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
“赚钱效应”如何?此前新三板100万元的投资门槛较高、交易规则复杂 , 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流动性 。
这次北交所开市 , 个人投资者的准入门槛从100万元降到了50万元 , 与科创板持平 , 同时还要求具备2年以上证券投资经验 。 安信证券新三板分析师诸海滨向媒体表示 , 科创板的个人投资者人数为756万 , 预计北交所的开通人数在500万左右 。
多位北交所相关人士认为 , 北交所的准入门槛减半 , 将大大提高投资者数量 , 增强流动性 , 同时也为机构投资人、私募基金增加了一个良好的退出渠道 , 有利于调动他们的投资积极性 。 参与的投资者越多 , 企业的价值也越能被发掘 。
另一方面 , 北交所上市公司也有“质量保障” 。 据了解 , 申请北交所的企业必须满足“在新三板挂牌满12个月的创新层企业”等硬性要求 , 而一家公司想要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精选层挂牌 , 还需要跨过6道门槛:股转公司受理申请文件、股转公司审查机构问询并出具审查报告、股转公司挂牌委员会审议、股转公司向证监会报送申请文件、证监会受理申请、证监会核准后 , 发行人依照规定发行股票 。
此外 , 经Wind统计 , 目前处于已受理、问询等状态的北交所拟上市公司已达61家 , 上述企业均系北交所“后备军” 。 为迎接北交所开市 , 证监会、股转公司、北交所北京基地的工作人员都在全力以赴 。
(来源:北交所北京基地)
不过 , 在北交所上市的公司大多是科技型、创新型的中小公司 , 相对投资风险比较大 。
英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大霄认为 , 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 , 要准确评估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专业投资能力、风险偏好、决定直接投资还是间接投资、投资比例等等 , 最好与北交所的内在特点相匹配 。 也要践行理性投资、价值投资的理念 。
即便降低了投资门槛 , 50万元的证券资产要求也不低 , 但并不意味普通投资者无法分享资本市场的改革红利 。
11月12日晚 , 易方达、广发、华夏、汇添富、南方、嘉实、万家、大成等8家基金公司申请的北交所主题公募基金获得证监会批准 , 饮得“头啖汤” 。 据了解 , 上述产品均采取2年定期开放的运作方式 , 约定80%以上非现金基金资产投资于北交所股票 。 此外还有部分基金公司申请了“专精特新”基金 。 这意味着 , 通过公募基金 , 普通投资者“1”元即可参与北交所股票投资 。
自9月2日宣布设立北交所后 , 市场对于精选层的投资信心明显增强 , 精选层流动性明显改善 。 据wind数据 , 截至11月12日 , 71家精选层公司上市至今股价绝大部分上涨 , 涨幅平均值达127.5% , 中位数达90.9% , 赚钱效应突出;71只股票的市盈率也从8月底的24.8倍提升至10月底的28.6倍 。
从历史经验看 , 科创板、创业板首批上市的公司基本面都不错 , 北交所也不例外 。 以2020年财务数据为准 , 81家北交所企业平均营收6亿元 , 平均净利润6938万元 。
其中 , 营收突破1亿元的企业有78家 , 占比96.3% , 颖泰生物2020年营收达62.25亿元 , 位居第一;净利润超5000万元的企业有39家 , 占比48.15% , 贝特瑞、连城数控、同力股份、颖泰生物、长虹能源等8家公司2020年净利润过亿 。
对比来看 , 科创板2020年上市新股的平均净利润为1.34亿元 , 创业板的则为1.17亿元 。 不过 , 精选层公司具有较高的成长性 , 2018-2020年精选层平均营收和净利润复合增速分别达到12.70%和24.48% , 保持强劲增长势头 。
精选层公司在北交所宣布成立之后的几个交易日已大幅上涨 , 估值已到较高水平 , 此次上市波动并不明显 。 李大霄认为 , 10只新股波动估计会比较大 。
助力多层次资本市场自9月2日宣布设立到正式开市 , 北交所只用了不过两个多月 。 “北交所速度”折射出深化新三板改革的决心 , 对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重视与支持 , 也为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再落关键一子 。
北交所是继上海和深圳设立交易所之后 , 中国大陆第三个证券交易所 , 也是国内第一个公司制的证券交易所 。 李大霄认为 , 北交所的设立 , 有望形成互相补充 , 互相协调 , 互相配合 , “三足鼎立”的局面 。
多位业内人士分析 , 三家交易所将实现错位发展 。 北交所成立后 , 中国证券交易所版图将覆盖珠三角、长三角以及京津冀三大城市圈 , 有助于提升京津冀地区经济活力 。 而资本市场的扩容也将给券商带来更多的业务机会 , 包括投行业务、一级市场投资业务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