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交所开市!京沪深格局稳定,金融中心城市还有得争吗?



北交所开市!京沪深格局稳定,金融中心城市还有得争吗?

文章图片

北交所开市!京沪深格局稳定,金融中心城市还有得争吗?

文章图片

北交所开市!京沪深格局稳定,金融中心城市还有得争吗?

文章图片

北交所开市!京沪深格局稳定,金融中心城市还有得争吗?

文章图片

北交所开市!京沪深格局稳定,金融中心城市还有得争吗?

文章图片

北交所开市!京沪深格局稳定,金融中心城市还有得争吗?

文章图片

摘要:爱拼才会赢(欢迎关注杠杆游戏)
撰文|张银银&编辑|欣欣然
11月15日 , 是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历程中 , 值得记住的一天 。
中国内陆第三个股票交易所北交所开市 。
首批81家上市公司股价表现分化 , 10只新股大涨触发临停 , 而从精选层平移至北交所上市的71家存量企业表现总体一般 。
图表来源|第一财经(特此感谢)
从中小板到创业板 , 较新的科创板 , 到最新立志于支持“专精特新”的北交所 , 中国版股市纳斯达克梦从未间断 , 奋力奔向创新大国的路上 , 沪深交易所加最新的北交所 , 做过很多调整和努力 。 背后其实也是各个交易所、以及相应城市、诉求方之间的竞争 。
希望这一次 , 北交所能够有更大斩获 。
这不是杠杆游戏今天要写的重点 。 2021年3月 , “我国正考虑设立一个新的证券交易所”的传言 , 引发了很多猜测和莫须有的争夺 。 随着9月初2021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全球服务贸易峰会上 , 宣布设立北交所 , 各热点城市的股交所梦终于破灭 。
过去很多城市 , 主要指北京、上海、深圳之外的不少城市 , 都做过金融中心的梦想和规划——有的要做有一定全国性的金融中心 , 有的功能性的金融中心 , 有的务实一点区域金融中心 。
当然 , 还有一些城市的金融中心表述实在是看不懂 , 有点虚、有点缥缈 。
北交所的落地 , 意味着短期内 , 恐怕不会再有重大的金融市场布局和调整 。 换句话说 , 全国性金融中心 , 很长时间内 , 京沪深稳定的格局 , 很难改变 。
对于那些其他立志于做金融中心的城市 , 到底应该怎么定位和规划自己的金融中心梦?
1、全国性的金融中心 , 为什么只可能是北京、上海、深圳?
3月份开始盛传我国正考虑设立一个新的证券交易所时 , 杠杆游戏一直懒得写文章 , 我觉得是哪儿其实挺明白的 , 不值得写 。
不过看了一些特离谱的分析后 , 我克制地写了一下 。 后来这篇文章《京津沪琼渝:第四个证交所设哪儿?这个批复信息量很大!》(4月20日)被部分杆友找出来 , 狠狠夸奖了一番我的预测 , 我也乘机虚荣了几秒钟 。
如上文所述北交所的落地 , 全国性金融中心 , 很长时间内 , 京沪深稳定的格局 , 很难改变 。 说金融中心 , 一定要回到“金融”的定义:货币资金的融通 。
顾名思义 , 全国性的金融中心 , 意味着可以为全国提供资金融通 。 什么样的地方具备?一定得有大行、大保险公司、大券商、大基金公司、大信托机构……同时全国性的要素市场、交易体系在正常国家的国家金融中心是必备的 , 比如最知名 , 菜市场大妈都知道的沪深交易所、今天的北交所 。
能够提供上述职能的 , 只有上海、北京、深圳——所以他们是全国性金融中心 。
其中 , 北京除了有大量金融机构总部外 , 还是我国金融监管中枢 。
横空出世、紧锣密鼓、只争朝夕即实现开市的北交所 , 定位于全面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的北交所 , 对于中小企业的创新发展、建设创新型国家以及推动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改革发展 , 具有重要意义 。
很多学者都说 , 与沪深交易所相比 , 北交所的服务对象更早、更小、更新 , 明确定位是重点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的中小企业 , 而它们中约九成都是制造业企业 , 这显然也是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应然之义 。
图表来源|21(特此感谢)
北交所良好的生态如果建立起来 , 良性循环 , 对北京、对我国意义不需多言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