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将太阳浸泡在一个比它体积更大的水球里面,它会熄灭吗?( 二 )


20年的过程中 , 内部接触太阳的水层直接等离子体化 , 更外一点分解成氢氧气 , 再外一点的水汽化 。 用敏感度高的天文望远镜 , 能够看到水球逐渐“沸腾”的过程 。
沸腾之前 , 大量的水足以“浇灭”太阳的对流层 , 甚至“浇灭”部分辐射区(核心区的辐射却会指数增加的) 。 虽然太阳主要是气体 , 但这些水也不至于落入太阳内部太深的地方 , 因为太阳内部的密度高于水的密度 。
在水气化过程中 , 此时的太阳大致会呈现:核心区、辐射层、水层、大气层四层的状态 。
在高温作用下 , 水层会逐渐汽化 。 不过由于高达数十个G的重力加速度 , 即便水蒸气全部汽化 , 致密性也很高 。
20年后 , 直到包裹太阳的水全面气化 , 大量的可见光从太阳辐射出来 , 太阳逐渐明亮了起来 。
此时 , 人类可以通过储存的种子 , 再次让地球焕发生机 。
不过 , 此时人们看到的不再是原来太阳的黄光 , 而是蓝光 。
这是因为 , 此时太阳质量是原来质量的1.7倍 , 超过了1.5倍 。 (低于0.5倍为红光 , 0.5~1.5倍之间为黄光 , 大于1.5倍为蓝光)
由于聚变核心区压力很大 , 温度急剧上升 , 碳氮氧循环加剧 , 核心区因温差过大而形成对流 。
高辐射压力把恒星撑得更大 , 体积至少膨胀到当前太阳体积的4倍以上 。 由于外部温度比较均匀 , 外部物质反而不再对流(外部氢元素不再被消耗 , 氧等离子体下沉) 。
由于核聚变更加的强烈 , 太阳寿命反而会缩短30~40亿年 , 最终只剩下不到10亿的寿命 。 (增加的水越多 , 聚变指数加倍 , 寿命越短 。 )
随后 , 太阳的辐射能力每年不断的增加 , 数百年间 , 辐射强度就能达到太阳的大小 。
大约2000年左右 , 在氢气和氧气被全部等离子体化以后 , 太阳的辐射强度已经翻倍增加 , 一直到曾经辐射能力的10倍以上 。
那么地球辐射增加的是10倍吗?
其实并不是 , 太阳质量增加之后 , 引力势能发生改变 。 (太阳质量增大 , 地球被吸引 , 近日点的动能+势能=远日点的动能+势能 。 )
把地球公转近似看成圆周 , 可得近日点的距离大约为:6.23X10^7km(地球原半径的41.7% , 不足以被太阳吞没 。 当然 , 如果增加的水体量达到太阳质量的10倍以上 , 地球就会撞击在太阳上) 。
由于近日点辐射面积的增加 , 可通过面积是长度平方的关系 , 得到近日点的位置 , 地球接收到的太阳辐射 , 激增了4.76倍 。
那么比较于旧太阳 , 地球上近日点的辐射增大47.6倍 。
在近日点时 , 即便有大气层对辐射的反射、吸收等作用 , 白昼温度依然可以升高到1000℃以上 。
水分蒸发 , 大气层很快消失 , 地球温度可继续升到高数千度 。
地球表面融化 , 成为一颗熔岩行星 。
不过太阳引力的变化引起的混乱 , 形成混沌效应 , 行星轨迹会有不可预知的变化 , 地球极有可能与其他行星发生碰撞 。 虽然生命会悉数灭绝 , 但地球运气足够好 , 依然可能被撞到新宜居地带 , 演化成一颗新的类地行星 。
发生这一切之前 , 如果人类有能力离开的话 , 只有一个较短的时间逃离 。 太阳升温时 , 平均每1年便能升高1℃ , 越往后温度升高越快 , 适宜人类生活的时间可能只有短短数十年 。 这么短的时间 , 人类几乎不可能从之前20年的黑暗期恢复过来 。
除非这个“事件”发生在人类 , 真的能星际穿越的时候 。
10多亿年后 , 无论人类是否灭绝 , 太阳内核坍缩 , 辐射大量的能量 , 外部氢元素全面核聚变 , 演化为红巨星 。
氦闪、地球被吞噬 , 数百万年后 , 红巨星燃烧殆尽坍缩为白矮星 。
不过 , 题主提到的体积大于太阳 , 并没有说上限 。
如果新太阳总质量超过旧太阳的8倍 , 太阳晚年坍缩后 , 剩余质量将会超过钱德拉塞卡极限(1.44太阳质量) , 它会在超新星爆发后 , 坍缩为中子星 。
如果剩余质量超过太阳的3倍 , 则会坍缩为黑洞 。
总之 , 加水仅仅只是给太阳加“燃料”而已 , 太阳内核聚变会更加的剧烈 , 辐射出更多的能量 。
但因为辐射出的大量能量被水大量吸收 , 人类会“看到”太阳被暂时浇灭 。 随后太阳再次明亮起来 , 不可逆转地走向世界末日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