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50笔医疗器械行业并购,千亿资金涌向这些领域



超50笔医疗器械行业并购,千亿资金涌向这些领域

文章图片

超50笔医疗器械行业并购,千亿资金涌向这些领域



图片来源:摄图网
据健康时报统计 , 今年以来 , 医疗器械行业已发生超50笔并购交易 。 仅今年上半年产生的并购交易 , 就已超过2020年全年的总和 。 近年来 , 伴随政策红利 , 国产替代驶上快车道 。 通过海外并购等方式 , 企业或可快速实现技术天花板的突破 。
此外 , 集采承压之下 , 相关企业也试图通过跨界布局 , 分担风险和压力 。 带量采购常态化、制度化进程中 , 布局弱医保、非医保类消费医疗 , 成为打开窗户的新思路 。
心血管业务动作频繁
今年以来 , 医疗器械行业大笔资金交易频繁 。 据安永数据 , 仅2021年上半年 , 医疗器械行业已产生33笔并购交易 , 超过2020年全年交易量 。 德勤数据显示 , 2021年上半年 , 我国医疗器械并购交易金额达13.6亿美元 。
来源:动脉网
国内企业方面 , 心血管领域的交易动作颇为频繁 。
10月29日 , 微创医疗发布公告称 , 将以3.72亿元收购阿格斯38.33%股权并向其新增注册资本 , 此次增资完成后 , 公司将拥有阿格斯51%股权 , 获得阿格斯的控制权 。
资料显示 , 阿格斯成立于2016年 , 主营业务为设计、开发和销售血管内光学干涉断层成像系统(OCT)的解决方案 。 公告指出 , 此次合作旨在完善集团泛血管解决方案 , 是微创医疗在冠心病治疗领域的重要布局 , 同时也将促进阿格斯的OCT系统及其免冲洗一次性成像导管的市场拓展 。
据了解 , OCT技术是冠状动脉病变诊断的新型影像技术 , 是使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更精准化的重要手段 , 在美国、欧盟、日本等高端医疗市场受到广泛认同 , 但国内的渗透率还比较低 。 2019年国内开展的100万台PCI手术中 , OCT导管使用量约为8000根左右 , OCT的渗透率约为1% 。
此前 , 蓝帆医疗也有OCT方面的发展动作 。 3月30日 , 公司发布公告表示 , 为进一步扩展心脑血管医疗器械的业务布局、丰富在冠脉介入领域的产品组合 , 拟与公司高层成员共同出资1.72亿元入股南京沃福曼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将持有该公司16.38%股份 。
据悉 , 沃福曼医疗的核心产品血管内断层成像系统(OCT)已于2019年3月首次获批 , 一次性使用血管内成像导管于 2019年8月获批 , 是心血管领域国内罕有的获得两张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的初创企业 。
蓝帆医疗的全资子公司吉威医疗 , 已担任沃福曼医疗OCT产品在中国大陆地区的独家总经销商 , 本次投资后 , 双方将共享心内科的销售网络 , 推动国产OCT产品的市场开拓 , 以高精度的腔内影像为患者提供冠脉介入医疗 。
解决“卡脖子”问题 , 加速国产化
对于国产品牌而言 , 突破“卡脖子”技术 , 将核心产品的根掌握在自己的手里显得尤为重要 。 人才吸引与持续的研发投入十分重要 , 此外 , 以海外并购等方式为跳板 , 或可实现核心原料、零部件的越级发展与突破 。
今年9月 , 迈瑞医疗与HyTest公司完成交割 , 全部交易价款5.32亿欧元 。 交割完成后 , 迈瑞荷兰直接或间接持有HyTest及其下属子公司100%股权 。
据悉 , HyTest是一家专业体外诊断上游原料供应商 , 成立于1994年 , 具备优质抗原、抗体的创新、原研和自产能力 , 在心脏标志物、肿瘤标志物、传染病、炎症、凝血等领域拥有诸多产品组合和扎实的技术积累 。
免疫原料的自研自产能力是试剂临床性能、质量和供应安全的重要保证 。 研究表明 , 50%以上的试剂质量问题是由原料导致 。
迈瑞指出 , 此次收购填补了国内在体外诊断上游顶尖原料领域的众多空白 , 公司将补强核心原料自研自产能力 , 提升核心原料自制比例 , 实现化学发光产品的技术突破和性能提升 , 并同时优化上下游产业链的全球化布局 , 保障供应安全 。
2020年以来 , 医疗器械高值细分市场的国产替代脚步不断加速 。 《2020年全国医疗器械产业数据盘点》显示 , 我国国产化程度超70%的第二级医疗器械已达701项 。 据德勤研究观察 , 国产医疗器械的重心已从长期享有比较优势的低值医疗器械 , 扩展到中值乃至高值医疗器械领域 。 海外并购或将成为突破技术天花板的一大利器 。
来源:《中国食品药品监管》杂志、德勤研究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