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腊八节吃腊八粥有什么寓意,是为了纪念谁

相信大家都知道每年腊八节的时候都有吃腊八粥的习俗,但是对于很多好奇心强的人来说特别香知道为什么腊八节要吃腊八粥,那么腊八粥有什么寓意呢?是为了纪念谁吗?一起来看看腊八节吃腊八粥的寓意吧 。

中国民间腊八节吃腊八粥有什么寓意,是为了纪念谁

文章插图
中国民间腊八节吃腊八粥有什么寓意?
1、祈福
我国古代的天子国君在腊八节要进行腊祭,祭祀八谷星神,庆贺丰收;祷祝祈求来年风调雨顺 。民间则要祭祀天地、祖先、神灵,感恩这一年来的恩泽庇佑,并祈求来年继续施恩 。
古时干物称腊 。到年终十二月祭神时,蔬菜水果谷物等全都变成干物了,祭祀用的供品也就全都是干物 。后来供品由原来的各种干物,逐渐演变成腊八粥 。
2、行善积德
旧时,大户人家往往会多多地熬制腊八粥,将腊八粥施舍给穷人、乞丐、孤寡者,在这寒冷的冬天,热腾腾的腊八粥既可果腹,亦可御寒,对穷人是一种享受 。
而对施舍者来说,也是一种功德 。
3、联络感情
祭祀完后,邻里乡亲,亲戚朋友之间,有互相赠送腊八粥的习俗 。你家送过来,我家送过去,送的人要客气地说是请对方尝尝自家的味道,受者很高兴地道谢 。
中国民间腊八节吃腊八粥有什么寓意,是为了纪念谁

文章插图
也许这家的腊八粥中多得是豆类,也许那家的腊八粥中多的是谷类,这家是甜的,那家是咸的,就在互相品尝腊八粥的过程中,一起分享收获后的喜悦,加深亲友间的感情 。
4、古代表皇恩浩荡
旧时,为了表示皇恩浩荡,与民同乐 。天子要御赐腊八粥给皇子、大臣、侍卫、宫女、百姓,还向寺院发放米、果等食材,一方面供僧侣食用,另一方面让他们分给更多的人 。
相传,雍和宫的腊八粥香飘数里,周围的人们都会闻香而来 。
5、积福惜福
据说,福寿粥最初源于杭州天宁寺,寺中僧人每日把剩饭晒干,腊八时将这一年的干剩饭煮成腊八粥分赠信徒,称为“福寿粥”,说吃了可以增福增寿 。
后来,很多寺庙也在腊八节这天将腊八粥赠予信众,称之为福寿粥 。
中国民间腊八节吃腊八粥有什么寓意,是为了纪念谁

文章插图

【中国民间腊八节吃腊八粥有什么寓意,是为了纪念谁】你知道腊八节是为了纪念谁吗?
佛教的创始者释迦牟尼本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净饭王的儿子,他见众生受生老病死等痛苦折磨,又不满当时婆罗门的神权统治,舍弃王位,出家修道 。初无收获,后经六年苦行,于腊月八日,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 。在这六年苦行中,每日仅食一麻一米 。后人不忘他所受的苦难,于每年腊月初八吃粥以做纪念 。“腊八”就成了“佛祖成道纪念日” 。
“腊八”是佛教的盛大节日 。以前各地佛寺作浴佛会,举行诵经,并效仿释迦牟尼成道前,牧女献乳糜的传说故事,用香谷、果实等煮粥供佛,称“腊八粥” 。并将腊八粥赠送给门徒及善男信女们,以后便在民间相沿成俗 。据说有的寺院于腊月初八以前由僧人手持钵盂,沿街化缘,将收集来的米、栗、枣、果仁等材料煮成腊八粥散发给穷人 。传说吃了以后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所以穷人把它叫做“佛粥” 。南宋陆游诗云:“今朝佛粥更相馈,反觉江村节物新 。”据说杭州名刹天宁寺内有储藏剩饭的“栈饭楼”平时寺僧每日把剩饭晒干,积一年的余粮,到腊月初八煮成腊八粥分赠信徒,称为“福寿粥” 。“福德粥”意思是说吃了以后可以增福增寿 。可见当时各寺僧爱惜粮食之美德 。
腊八粥在古时是用红小豆、糯米煮成,后来材料逐渐增多 。南宋人周密著《武林旧事》说:“用胡桃、松子、乳蕈、柿蕈、柿栗之类做粥,谓之‘腊八粥’” 。至今我国江南、东北、西北广大地区人民仍保留着吃腊八粥的习俗,广东地区已不多见 。所用材料各有不同,多用糯米、红豆、枣子、栗子、花生、白果、莲子、百合等煮成甜粥 。也有加入桂圆、龙眼肉、蜜饯等同煮的 。冬季吃一碗热气腾腾的腊八粥,既可口有营养,确实能增福增寿 。
中国民间腊八节吃腊八粥有什么寓意,是为了纪念谁

文章插图
为什么腊八节要喝腊八粥?
腊八粥是一种在腊八节用由多种食材熬制的粥,还叫做七宝五味粥 。最早的腊八粥是红小豆来煮,后经演变,加之地方特色,逐渐丰富多彩起来 。腊月最重大的节日之一,是十二月初八,古代称为“腊日”,俗称“腊八节”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