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会计工作10年贪4.5万,把家当招待所养7个情夫,人称“享受姐”( 二 )


其实汤兰英的家庭条件算是不错的 , 没有这些钱她也能比大多数同龄人过得好 , 可她就是停不下来去拿这些钱 。 在父母的宠溺下 , 汤兰英的嘴被养得很馋 , 那些普通人家最常买的零嘴小食很难入她的眼 , 更别说吃下肚了 。
那个年代里 , 哪家能经常给孩子吃糖果日子也就算不错了 , 若是能吃罐头更是能被视为“上层圈”家庭 。 然而这两样东西在汤兰英手里宛如一日三餐 , 时刻都备着 。 别人看见她经常吃罐头 , 口袋里也随身揣着水果糖 , 确实会多些关注但压根就没多想 , 毕竟汤家的经济条件还算可以 。
只要是在河边走都有可能湿鞋 , 更何况汤兰英走得还是走在一条看不太清的路上 。 在一次对账时张兰英监守自盗的行为被抓了出来 , 至此她已经拿了120多块钱 。 而那时候猪肉的价格一般在5毛左右 , 像萝卜、黄瓜、南瓜这些也就两三分上下的价格 , 可想而知这120元能让多少人吃饱饭 。
其实古往今来 , 很多大人面小孩犯错的时候 , 都会本着“孩子还小”“她不懂事”这样的出发点去解决问题 , 殊不知这是亲手将孩子往任性的方向推 , 很多孩子长大后走上违法的道路 , 都和曾经大人习惯性的“孩子还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
汤兰英被抓包时 , 镇里的人也是这样想的 , 顾及她年龄尚小就只是做了批评 , 开除了她 , 没有进行处分 。 面对批评时 , 汤兰英承认了自己的错误 , 也做了保证说自己一定痛改前非 。 但经过时间证明 , 那些无比真诚的醒悟仅仅只是为了免于处分 , 甚至她反倒是觉得此次被抓是因为运气不好而已 。
离开了建筑站后 , 她没多久又和镇里一名工作人员搭上了关系 , 没多久就又去到了镇蔬菜大队当了会计 。 这份工作较于之前可谓更好 , 不仅工作时间稳定 , 待遇也很不错 , 令人好生羡慕 。 可是她的目标从来就不是图的这些 , 而是那个大大的“储钱罐” 。
这一次 , 她不再采用之前的拿钱平账的方式 , 直接销货不入账 , 过手的钱直接揣进自己的兜里 。 还是那句久走夜路必撞鬼 , 没多久她就被大队里的人发现了 , 经过查证:短短时间内她就挪走了300元!是之前的两倍之多 。
但是这一次 , 她依旧没有得到任何处罚 , 随着汤兰英被开除 , 此事也就到此画了上句号 , 令群众很是震惊 。 大家心中有不解却又无法言说 , 只能将她得以全身而退的原因归于她家条件不错 , 补上了这些漏洞后大队也就没再追究了 。
而就在大家对她的来头疑惑万分 , 并且想着都先后两次被抓了 , 往后汤兰英也该改过自新时 , 她已经在计划下一个目标了 。
1965年 , 汤兰英刚好20岁 , 青春靓丽的外形下很难让人将她和曾两次“偷钱”事件联系到一起 , 并且她很快又找到了门路 , 谋取了份新的工作 , 在马塘镇信用社当会计 。
彼时的农村信用社 , 较于50年代位于农村网点的中国人民银行刚改为信用社 , 模式要成熟很多 , 百姓们有了钱也更加放心地存入其中 。 虽然时代经济尚且不发达 , 但那时候农村人口多 , 镇上逐渐开始发展 , 大小单位也不少 , 所以一个镇子的钱加在一起 , 要过会计之手的钱肯定不会少 。
而这也就是汤兰英费尽心力想要进信用社的原因所在 。
如果此前会觉得那120多元和300来块已经是很严重的中饱私囊 , 那么从此往后汤兰英可谓是把信用社当成了自己的家 , 而信用社的钱便是自己家的存钱罐 。
刚到信用社时工作人员很多 , 全部各司其职兢兢业业的 , 也很大程度地限制了汤兰英在账目上做手脚的机会 。 或许那时候的她 , 也是真心想过认真做好这份工作 , 往后好好生活 。 毕竟这些钱她只能眼巴巴看着 , 可不敢光明正大地揣进自己的兜里去 。
但是谁也没想到的是 , 她入职后还不到一年时间 , 一起工作的很多员工因各种原因 , 相继递交了离职信 。 眼见银行的人越来少 , 汤兰英内心那个可能已经被磨灭的恶魔火种又燃烧了起来 。
同事越来越少后 , 汤兰英要负责的业务也就多了起来 。 慢慢地 , 这个信用社的小小职员家中 , 相继置办了越来越多的硬件 , 从一开始的先买辆自行车 , 到买辆缝纫机 , 添个收音机 , 邻居们看在眼里羡慕在心里 , 还纷纷“夸奖”这兰英长大了懂事了 。 殊不知 , 买这些东西的钱中 , 可能就有这他们的血汗钱 。
值得一提的是 , 汤兰英一直都对街坊邻居 , 甚至是陌生人都很好 。 不论是谁到她们家 , 她都是热情招待 , 水果、糕点也毫不吝啬地拿出来 , 还经常送邻居一些他们原本舍不得买 , 甚至是都买不起的东西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