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得春风度玉关 左宗棠是如何收复新疆的

清朝后期的这段历史上,左宗棠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一号人物 。如果没有他,英国和俄国企图瓜分中国边疆的意图就会得逞,比如说收复新疆,左宗棠力排众议坚持收复新疆并任西征军主帅,自是当之无愧的首功 。
初随骠骑战渔阳
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正丁忧在家的曾国藩开始编练湘军,招募附近的农家子弟做士兵 。在曾国藩的家乡湘乡,有兄弟二人,刘厚荣和刘松山,他们被招兵人描摹的升官发财前景所吸引,一同加入了湘军,成为王錱的部下 。
王錱是理学家,对打仗并不在行 。第二年3月,太平军西征部队石祥桢部进兵湖南岳州,包围了刚刚练成不久的王錱部,双方发生激战 。结果初临战场的王錱部大败,退入了岳州后再次战败,几乎全军覆没 。就在这几场惨败中,刘家兄弟中的刘厚荣不幸战死,刘松山则幸运地活了下来 。
作为少数幸存者,刘松山从此跟着王錱南征北战,屡立战功,在湘军中崭露头角 。1859年,刘松山因功升任副将,这已经是武将中的较高级别了 。一天,忽然有部下来禀报说,有个自称是大人侄儿的少年,前来投奔 。这少年不是别人,正是哥哥刘厚荣的儿子刘锦棠 。
刘厚荣战死后,儿子刘锦棠才10岁 。微薄的抚恤金无法支撑一家人的生活,不久母亲改嫁,刘锦堂只能辍学,与年迈的祖母相依为命 。年幼的刘锦棠时刻记着父亲,16岁这年,他决定投入叔父队伍,为父报仇 。
刘松山十分喜欢这个瘦弱却倔强坚毅的侄儿,从此他将刘锦棠带在身边,在每一次战斗中,亲自教他如何排兵布阵,如何打仗谋划 。此后刘锦棠随刘松山转战于江西、安徽、陕西等地,参与镇压太平军、捻军和回民义军,他不仅作战勇敢,还善于思考,表现出了极高的军事天赋,逐渐为人所知 。
1870年,在左宗棠的统帅下,刘松山率军与西北回民军交战,这时候刘锦棠的官职已经升至道员,并兼任大营总理,成为叔叔的左膀右臂 。这一年秋天,刘松山因为连战皆捷,产生了轻敌思想 。在进攻金积堡时突击冒进,中了埋伏受重伤阵亡 。湘军都是父子子弟兵,左宗棠于是命26岁的刘锦棠接管老湘营,正式成为独当一面的高级将领 。经过反复交战,刘锦棠率军最终打败了回民军,平定了甘肃青海,左宗棠称赞“英锐果敏、才气无双、志虑忠纯”,成为时人传诵的名将 。
已报生擒吐谷浑
就在刘锦棠征战江南陕甘的时候,新疆正面临新的危机 。在沙俄和英国的支持下,趁着新疆内部混乱,位于中亚的浩罕汗国的军官阿古柏侵占了新疆的广大地区,自立为国 。在左宗棠的坚持下,清政府任命他为钦差大臣率军收复新疆 。1876年4月,左宗棠将大营安在肃州,派出先后派出金顺、张曜、徐占彪、刘锦棠等六万兵马,32岁的刘锦棠受命担任前敌统帅,肩负起收复新疆的历史重任 。
4月26日,刘锦棠统帅这支久经战阵的湘军踏上了西去的万里征途 。新疆地广人稀,一路茫茫戈壁,又面临着民族隔阂、语言不通等种种不便,大军之艰难可想而知 。刘锦棠身先士卒、鼓舞士气 。经过三个月的行军,刘锦棠部达到济木萨,汇合了先期到达的金顺部,一起攻占了古牧地,歼敌六千余人,打响了收复新疆的第一战 。
随后,刘锦棠率领大军继续前进,一路收复失地 。清军纪律严明,得到了新疆各族人民的支持 。吐鲁番一战,摧毁了阿古柏军的主力,阿古柏眼见败局已定,服毒自杀 。他的手下分崩离析,除了部分逃往英国之外,全部被歼灭 。到1878年1月,除了伊犁之外,刘锦棠统率的清军收复了全部新疆 。在一年半的战争中,年轻的刘锦棠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 。作为军事统帅他不仅要运筹帷幄制敌先机,同时还要协调各军,处理与新疆各族的关系,面临政治上的各种问题 。他的才华能力和战绩一样受到了上下的一致认可 。在左宗棠奉调入京后,刘锦棠被任命为督办新疆军务大臣,成为了新疆最高军政长官 。
引得春风度玉关
打仗易,恢复难 。对于一个常年征战的将军来说,治理地方是更大的挑战 。新疆初复,不仅有战争的创伤需要平复,更有阿古柏残余势力的蠢蠢欲动 。为了让新疆尽快恢复,让饱受战乱之苦的百姓安居乐业,刘锦棠先是设置了善后局,招募逃亡的农民,让其耕田种地,从事农业生产 。与此同时他还粉碎了阿古柏残部的几次入侵,保证了新疆十余年的安全 。
左宗棠是如何收复新疆的
阿柏古军队
由于新疆的重要地位,在左宗棠、刘锦棠等大臣的努力下,1884年新疆正式建省,一直掌管新疆军务政务的刘锦棠被任命为首任新疆巡抚(省长) 。建省后,刘锦棠设置了新的屯垦政策,积极鼓励农民进行农业生产 。鉴于新疆地广人稀,劳动力不足,他还咨照内地各省督抚,鼓励贫苦无地的农民来新疆开荒种地 。一时间,很多人纷纷来到新疆,极大促进了新疆的发展 。他还改革了新疆原军府制,将征兵逐步改为防军,规划,建设了全疆的边防,为巩固西北边疆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