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分的《导演请指教》,指教了啥?( 三 )


综艺年年都有,但好演员、好导演的春天来了吗?
恐怕未必。
秉承着“流量为王”的综艺,确实博取了大众的眼球,但对电影行业来说,根本谈不上真正的帮助。
另外在节目中,还有一个槽点,时光君不吐不快。
那就是“观众票数低于120票就停播”的赛制。
梁龙的短片《疯狂的外星人》被叫停后,他无奈地说,“一个没有播完,观众没有看完的作品,是没有意义评价的。”

4.1分的《导演请指教》,指教了啥?

文章插图
事实证明,这部短片虽然有点“故作高深”,但必须要看到结尾处,才能更好地明白导演的意图。
这引出了一个话题,一部电影是否需要让观众看懂?

4.1分的《导演请指教》,指教了啥?

文章插图
如果观众在现场没有看懂,是否意味着这部电影,就是不成功的?
或者说,只要观众看不懂,那一部片就没有必要,也没有权利被放完。
尊重观众,当然是所有导演都应该铭记于心的基本原则。
这一点,再怎么强调,都不足为过。
但这不等同于,导演要在创作之初,就要学习去讨好观众,就要开始对市场下跪,就要忘了创作的初心。
或者,一部电影作品至少我们应该先看完,再发表意见,这是对创作者最基本的尊重。
此处应该祭出李安导演的名言,“我看不懂,但我大受震撼。”

4.1分的《导演请指教》,指教了啥?

文章插图
在历史上,有很多观众看不懂的影片,同样可以是传世佳作,那份震撼感,就是杰作的魅力。
在最新一期的节目里,蔡康永说:“电影已经到了一个要跟短视频竞争的时代了”。

4.1分的《导演请指教》,指教了啥?

文章插图
他发现“现在的年轻人对于电影的了解,更多是通过短视频,通过‘3分钟看电影’,这次来节目的原因也是要学习短片,因为电影逃不掉会变短。”
4.1分的《导演请指教》,指教了啥?】在碎片化短视频的时代,人们的耐心越来越差。
不仅仅是电影,综艺也一样,有多少人能看完一整期3个小时的节目呢?
大部分人看的,同样是那些“出圈”的上热搜的,3分钟的精华片段罢了。
在流量为王的当下,谁最快吸引了注意力,谁就是胜利者。
放下手机,去影院看一场2小时的好电影,这种纯粹的、幸福的影迷体验,变得越来越稀少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