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2021年11月17日的狮子座流星雨大家是不是都看见了呢?狮子座流星雨每年十一月都会“造访”地球 , 这也成为了天文爱好者必追的热点 。 因为这场流星雨 , 很多人都想起了“哈雷彗星” 。
哈雷彗星是唯一一颗能仅依靠裸眼就能观测到的短周期彗星 , 也是在一个人的生命中唯一一颗可能被两次观测到的彗星 。 哈雷彗星环绕太阳一周的时间周期是76年 。 哈雷彗星上一次光临地球还是在1986年 , 而它下一次光临地球的时间将会是2061年7月28日 。
哈雷彗星是根据天文学家爱德蒙·哈雷的名字命名的 。 1682年 , 年仅二十六岁的爱德蒙·哈雷便对这颗“未知天体”做出了预测——1759年3月13日 , 这颗彗星会重返地球 。
不过很少有人知道 , 在哈雷彗星重返地球的十七年前 , 爱德蒙·哈雷就病逝了 。 他并没有见证自己的“预言” 。 也就是说 , 爱德蒙·哈雷的一生只见到过一次哈雷彗星 。
天文史上第一幅南天星表
爱德蒙·哈雷生于1656年 , 十七岁就进入了牛津大学 , 可谓天才级别的人物 , 然而在牛津大学度过三年之后 , 爱德蒙·哈雷却选择了退学 , 独自去了位于南大西洋的圣赫勒纳岛 , 建立起一座天文台 。 这座小岛也因为爱德蒙·哈雷的居住为人们所知 。
来到圣赫勒纳岛几年之后 , 爱德蒙·哈雷就测编出了南天星表 , 这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幅南天星表 。 哈雷也因此被选为皇家学会会员 , 并担任了格林尼治天文台的台长 。
正是在圣赫勒纳岛上 , 爱德蒙·哈雷发现了哈雷彗星的运行规律 。 哈雷彗星的记载很早就已经出现 , 中国的古籍中就有记录 , 但是当时的人们并没有想到 , 一颗围绕太阳运行的彗星也是有着内在的规律的 。
【唯一裸眼可见的短周期彗星,2061年将光临地球,会造成什么后果?】
哈雷彗星的研究
在爱德蒙·哈雷对彗星的研究过程中 , 有另一位巨人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 他就是艾萨克·牛顿 。 在爱德蒙·哈雷自1682年开始对“哈雷彗星”展开研究的两年之后 , 他在剑桥第一次遇见牛顿 。 牛顿比他年长十四岁 。 当时的牛顿已经提出了著名的“牛顿定律” , 而爱德蒙·哈雷也在牛顿的启发下 , 开始运用牛顿定律研究彗星的运行轨道 。
之后的几年间 , 爱德蒙·哈雷观测了大量彗星 , 并尝试通过牛顿定律计算出彗星的运行轨迹 。 实际上 , 他是首先发现了“哈雷彗星”在1682年、1607年和1531年围绕太阳运行轨道的一致性 , 然后才发现了运行周期的规律 。
在此之前 , 天文学家们都认为 , 这三次光临地球的是三个不同的彗星 。 现在看来 , 这未免可笑 , 但不要忘记当时还是十七世纪末 。
从这个角度来讲 , 爱德蒙·哈雷的确领先了一个时代 。 他将牛顿定律用于彗星轨道的演算上 , 并成为了第一个成功预测彗星的运行周期的人 。 爱德蒙·哈雷的成就还不仅如此 , 他也是首位发现月球长期加速现象的天文学家 。
彗星和地球撞击有没有危险?
大规模观察彗星开始于二十世纪的欧洲 , 观察的对象中也包括哈雷彗星 。 1910年 , 天文学家们预测哈雷彗星的尾巴会撞击地球 , 这引起了当时人们的恐慌 , 很多人都认为哈雷彗星要和地球来一次亲密接触 。
果然 , 哈雷彗星两亿千米长的尾巴在1910年的确撞击到了地球 , 不过并没有造成任何伤害 。 因为说到底 , 彗星是由冰和尘埃组成的小天体 , 成分和地球上的水完全一样 , 甚至有些彗星彻彻底底就是一块冰 。
当彗星经过近日点时就会融化 , 彗星的尾巴只是融合时产生的气体和尘埃 , 也就是说 , 即使哈雷彗星正面撞击地球 , 影响也是非常有限的 , 不会对地球系统造成破坏 。
推荐阅读
- 天文史上宏伟的预言,哈雷与它的彗星,本世纪将再看哈雷彗星
- 如果中国龙真的存在,它如何飞行?深度分析3种飞行可能性
- 哈雷彗星 2061年,哈雷彗星将再次归来,人类能否将探测器装在哈雷彗星上?
- 哈雷彗星 1910年哈雷彗星光顾地球,引发了“世界末日”的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