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卫星一般分为自然卫星与人造卫星 , 自然卫星比如我们地球的月球 , 则是自然定义上的卫星;而文中提到的皆为人造卫星 。
一、我国发展历程
全世界的第一颗人造卫星是在1957年 , 苏联发射的Sputnik1 。 而当时的我国(1978年)仅有“东方红一号”和“实践一号”两颗卫星 , 对比已经登月成功的苏联和美国 , 差距实在悬殊 。
而如今 , 我们已经200多颗在轨卫星 , 总数位居世界第二 , (美国以859颗卫星位居世界第一) 。 这可以看出我国发展之迅速 。
▲美国的卫星系列
这200多颗卫星中 , 涵盖遥感、导航、通信、空间探测等方面 。 遥感卫星 , 则可以分为陆地遥感、海洋遥感、气象遥感:比如风云系列等气象卫星 , 能够提供全天候的实时遥感探测 , 不过也只能看到云变化 , 对于普遍反馈的 , 想要实时对地观测卫星的影像 , 要做到还是很难;
又比如陆地观测卫星 , 比如以下可以查看各种陆地卫星生成的卫星影像:比如谷歌地球、天地图 , 这些的来源通常由Landsat、Worldview、Geoeye、我国高分系列卫星等等组成 。
成都卫星图变化
埃及
我国的导航卫星是大家都熟知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 北斗规划从上世纪开始规划 , 于年6月全面组网成功 。
很多人把北斗导航将陆地观测卫星混为一谈 , 认为北斗卫星不提供卫星影像 , 或者被一些借北斗噱头宣称自己有高精度的卫星地图所欺骗 , 结果进去发现并没有吹嘘的高精度 , 更有或者将它跟谷歌地球混为一谈 。 实际上 , 导航卫星和陆地卫星用途并不一样 。 真要作一起比较 , 与北斗并起而提的 , 应该是我们熟知的美国GPS导航系统 , 俄罗斯的格洛纳斯 , 欧洲的伽利略等等 。
空间探测卫星方面 , 我国空间探测卫星一直处于相对弱势 , 而今年空间探测卫星 , 呈现了喷薄式的发展 。 比如今年天问一号的火星探测、嫦娥五号的月球取壤 。 今年的航天事业 , 发展可不谓不蓬勃 。
▲卫星地图上的的四子王旗 , 为嫦娥五号返回器的着陆地
▲嫦娥五号落地
▲“天问一号”探测器在距离地球约120万公里处拍摄的地月合影 。
二、与外国区别
与我国的遥感系统相比 , 美欧等国家的卫星数据商业化程度高 , 提供商们可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 , 并且卫星数据与云计算、大数据这些新互联网时代技术深度融合 。 比如谷歌地球的VR技术;
而我国的遥感系统商业化刚刚起步 , 产业规模小 , 并且卫星数据与新智能技术结合不足 。 并且一些应用系统平台滞后 , 创新转化不够 。
【与外国相比,我国卫星差在哪?】与美、俄、欧等航天强国相比 , 我国测绘卫星在载荷类型和产品种类上比较单一。 并且发展上 , 我国卫星的起步相对于其他国家较晚 , 且受当时条件限制 。
推荐阅读
- 重大成就!我国首颗陆地探测卫星升空,印度人惊叹:真是不可思议
- 最亮的彗星身上发生了不寻常的事
- 屡次碰瓷中国空间站,马斯克的星链卫星到底想干什么?
- 中国航天2022首次开门红,长二丁的成功发射,对全球贡献多大
- SpaceX破自己记录!拟2022年每周发一次火箭
- 发现新的外卫星候选者:它是真的吗?答案让人好奇
- 如何下载使用0.5米全国卫星影像?
- 6万卫星名额星链占4万,太空流氓马斯克,帮美国军方圈太空轨道
- 美人鱼是真实存在的吗?盘点这些目击事件
- 英国Space Power公司计划开发在轨激光能量传输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