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邓小平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屯垦戍边事业发展( 六 )
(三)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为兵团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精神动力
生在南泥湾,长在井冈山,转战数万里,屯垦在天山 。兵团从成立到撤销、再到恢复和发展,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到强,主要依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这些成绩的取得都得益于对中国人民解放军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继承和发扬 。在艰苦创业的年代里,兵团节约军费,节省军服、军帽和津贴,以集资入股的土办法,建设工厂、兴修水利,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即便在国家大力支持和各项条件均有了很大改善的情况下,依然坚持勤俭办农场、办工厂,以增产节约的方式促进各项事业稳步发展 。纵使在最艰难的时刻,兵团广大干部职工群众的精神状态依然是火热和饱满的 。与此同时,兵团始终保持着人民解放军一整套政治工作机构和制度,充分发挥大熔炉和大学校作用,团结教育了一批又一批支边青壮年、知识分子、青年学生等成为既有思想觉悟又有专业技能的又红又专人才 。可以说,正是传承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红色基因,兵团的政治优势才得以在其恢复和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充分体现出来,这也是铭刻在广大兵团儿女心间最值得骄傲的印记 。
(四)兵团事业的健康发展必须按照客观规律办事
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是干事创业的成功之道 。兵团自成立之后,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是开发性绿洲经济模式,在新疆地域辽阔、交通不便的情况下,为了更好适应客观条件以满足自身发展需要,就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按照客观规律办事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坚持多元化发展方向,即农、林、牧、副、渔和工、交、建、商等齐头并进,只有这样才能为夯实兵团大农业基础提供更加优质的条件 。二是应用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大力发展国营农场,这样做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培养了大批专业技术人才 。三是解放思想以更好调动激发职工群众生产积极性,兵团在恢复后积极实行经济改革,采取发展多种经济成分、创办家庭农场等方式打破了原先“吃大锅饭”的思想枷锁,促使生产力得到进一步提升,为兵团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
(五)增强民族团结是兵团存在和发展的使命要求
兵团发展壮大的每一步都离不开新疆各族群众的大力支持 。同样,兵团除了加快自身发展外,还积极主动并长期有计划地帮助各族群众大办好事实事,促进各族群众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共同成长进步 。正如贺龙同志指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关键问题是民族团结问题 。生产兵团是一条大鱼,鱼再大,没有水(指各族群众)就活不成 。鱼大,水就要多;水多,鱼才能大 。”[3]346因此,兵团的事业不仅是党的事业,它同新疆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是高度一致的 。兵团在长期发展实践中与各族人民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形成了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也离不开汉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离不开的亲密团结关系,这些都是兵团为新疆发展和稳定所作出的特殊贡献 。
五、结语
兵团的恢复和发展,凝聚着党中央的远见卓识和执政智慧,凝聚着全国人民特别是新疆各族人民的大力支持,同时也凝聚着一代代兵团人忠诚践行“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兵团精神的不竭奋斗 。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认真总结历史经验,着眼新疆和全国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对兵团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进一步明确了兵团的地位、作用、管理体制等重大问题,要求兵团做生产建设、安定团结、民族团结、稳定新疆和巩固边防的“四个模范”,为兵团事业开创新局注入了强大动力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沉着冷静应对国内外发生的重大而深刻变化,着眼新疆长治久安,高度重视兵团工作,进一步加大对兵团的支持力度,要求兵团处理好屯垦和戍边、特殊管理体制和市场机制、兵团和地方“三个重大关系”,更好发挥建设大军、中流砥柱、铜墙铁壁“三大作用”,为兵团更好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职责明确了目标任务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新疆和兵团工作,强调“兵团是实现党中央关于新疆工作总目标的重要战略力量,是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是促进各民族交流交往的重要力量”,要求兵团履行好安边固疆的稳定器、凝聚各族群众的大熔炉、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示范区“三大功能”,发挥好调节社会结构、推动文化交流、促进区域协调、优化人口资源“四大作用”,成功将新时代兵团工作推向更高水平 。
推荐阅读
- 清朝皇帝过年旧俗 与群臣分食不加任何佐料白片肉
- 佛教的“卍”与纳粹标志“卐”之间有何关系?
- 风尘才女寇白门为何不惜与出轨情人玉石俱焚?
- 孙二娘嫁给了谁?母夜叉孙二娘与张青的爱情故事
- 刘姥姥与巧姐的联系 巧姐为何也是十二金钗之一
- 平阳公主与大将军卫青结合 真的是政治联姻?
- 中国历史上喜欢与和尚私通的四位皇后
- 揭秘武则天野史 武则天与她的男宠们
- 揭秘东皇太一与帝俊之间是什么关系
- 潘金莲为何背着西门庆与琴童偷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