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口头禅藏有大秘密( 二 )
小小口头禅,藏有大秘密,多留个心眼,你会更加了解他 。
三类口头禅对心理健康不利
“真没劲”、“烦死了”、“有没有搞错” 。日常生活中,这些口头禅时常灌进的们的耳朵,有的口头禅表现得比较主观,骄傲;相反,有的口头禅则委婉、谦虚 。
那么,口头禅到底反映了人们什么样的心理呢?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系的窦东徽博士用心理学的术语解释了“口头禅”:口头禅是人内心对事物的一种看法,是外界的信息经过内心的心理加工,形成了一种固定的语 言反应模式,以至于出现类似的情形时,它就会脱口而出 。
口头禅作为一种下意识的表现,它可以帮助我们去认识一个人 。三类对人心理健康不利的口头禅可要不得 。
第一类,“我不行”、“我怕”、“我怯场”等,在生活中我们常可以听到这样的口头禅,这一类通过负面信息来不断强化对自己的否定评价,会导致人们产生自卑感,对心理健康实在是不利 。
第二类,人们要摒弃的使人产生刻板印象的口头禅 。诸如“十商九奸”、“不塞红包能行吗?”
因为从心理学的角度而言,刻板印象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根据先前的经验来为人处世,当这些固有的看法一旦形成后,就会被加强,成为定势,并以此作为判断评价他人的依据 。
这些带有刻板印象的口头禅会给人们带来偏见,既不利于人际交往的和谐,也不利于身心的健康 。
第三类,则是诸如“凑合着吧”、“没劲透了”、“活着真没意思”这些会传染给他人消极情绪的口头禅 。不抛弃那些口头禅,则会让你在社会生活中成为不受欢迎的人 。
相迁就;爱,就必须接受他的一切,包括缺点 。
口头禅隐藏的心理问题
口头禅到底是怎么形成的?为什么人一旦有了这个习惯,就像上瘾一样,往往脱口而出,不能自制?“其实,口头禅本来是个贬义词 。”
苏州荣格心理咨询中心高级督导王国荣指出,它原指一些没得道的和尚,常把一些玄而又玄的禅语挂在嘴边,装做好像得道了的样子 。
在现代社会,它也应该包含一定的贬义 。“口头禅不仅让语言变得啰嗦,好像长了个瘤一样,更重要的是,有些口头禅背后隐藏着一定的心理问题 。”
上海市心理行业协会会长王裕如认为,从她平时的观察来看,也是负面以及中性的口头禅占绝大部分,积极向上的口头禅所占比例较少 。
一种口头禅代表了一个群体的社会心态 。她分析,说口头禅的人以30岁以下的人为多,说明现代社会的多元性让他们的生活与思考都处于一种松散、不成熟的状态,却不得不面对骤然增加的社会压力,只好通过口头禅等方式来释放与宣泄 。
像“无聊、没意思、郁闷”等口头禅,典型地反映了这样的心理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副院长、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精神卫生中心主任黄悦勤教授回忆,上世纪60年代,最流行的口头禅很多都是积极向上的,比如“面包会有的” 。
这句来自前苏联电影《列宁在十月》的台词,成为当时绝大部分年轻人的口头禅,激励了一代人克服困难、积极向上 。
“如果用lsquo;大众'和lsquo;有理想'来定义那个时代的年轻人,现在的年轻人则可定义为lsquo;小众'和lsquo;无理想' 。”王裕如说,这是导致出现积极和消极两种口头禅的根本原因 。
消极的口头禅对于个人来说,也许能达到一种心理宣泄的作用,比如说一句“有病”或“没意思”、“郁闷”,心里会舒服很多 。“但这些负面口头禅带有很强的心理暗示作用,会影响身边人的情绪 。”黄悦勤指出 。
而中性的口头禅,比如“随便”、“不知道”等,王国荣认为,其实反映的也是放弃自我选择、消极拒绝等心态 。喜欢说“随便”的人,往往是爱随大流、不能为自己做主的人 。
“随便”隐藏着“错了别怪我,和我没关系”这样推卸责任的潜台词 。不管别人问什么,都先回答“不知道”,同样是缺乏责任感的表现 。
还有些中性的口头禅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比如“然后”、“嗯”、“这样”等,王国荣建议,能不说也最好别说,真正好的语言是干净、符合逻辑、准确、客观的,加进琐碎的东西,不仅让人听了不舒服,也是对语言的污染 。
“你可以尝试换一种积极的口头禅,其实就是换了种心态 。”首都师范大学心理系副教授刘兴华说,比如“太棒了”或者“给力”这样的流行语 。
还有前两年韩剧《加油,金三顺》流行过后,不少人把“加油”两个字当成了口头禅,这些都有利于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 。因为人在表扬他人时,内心的欣赏情绪会被他人感觉到,用同样的情绪来回报 。
推荐阅读
- 男儿补气血都有哪些收藏的大招
- 糖尿病人能吃藏红花吗
- 高血压能吃青稞吗
- 八个最强致癌食品黑名单 5种包装隐藏致命危害
- “毕婚族”婚姻,暗藏隐患
- 蓝扣子红裙子
- 白领必备10大养生方法
- 办公室里隐藏的健康杀手
- 白领一族必备10大养生秘籍
- 办公室里隐藏着健康的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