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花生健康又便宜,但有这2大食用禁忌!不知道太可惜


【花生|花生健康又便宜,但有这2大食用禁忌!不知道太可惜】要说中国人对花生的喜爱 , 那是刻在骨子里的 , 可谓到了“国民坚果”的境界 。 从小我们就从许地山的《落花生》里熟悉了花生的百样好处和谦逊品格:
“谁能把花生的好处说出来?”
姐姐说:“花生的味儿美 。 ”
哥哥说:“花生可以榨油 。 ”
我说:“花生的价钱便宜 , 谁都可以买来吃 , 都喜欢吃 。 这就是它的好处 。 ”
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 , 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 , 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 , 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 , 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 。 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 , 等到成熟了 , 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 , 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 ”
的确 , 花生用处多多 , 便宜又美味 , 煎炒煮炸、做成酥糖、用来煲汤……一粒花生 , 百种吃法 。 而从营养价值上来说 , 花生也是个营养担当 。
一、花生相貌平平无奇 , 却营养丰富
别看花生其貌不扬 , “营养担当”这四个字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
生花生仁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5.5g/100g)、脂肪(44.3g/100g) , 且花生仁的脂肪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 , 是优质的脂肪来源 。
相对其他的坚果来说 , 花生仁还有较多的蛋白质(24.8g/100g)和维生素B1(0.72mg/100g) , 维生素B3(烟酸)含量尤其比其他坚果高很多(17.90mg/100g)[1] 。
对糖尿病人来说 , 花生血糖生成指数(GI值)较低 , 也是一种不错的食材 , 可以跟杂粮杂豆一起煮成杂粮饭 。
但凡事讲究适量 , 花生仁的热量密度较高 , 也不能吃太多 , 可以放在加餐时间 , 当作零食吃 。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版》推荐 , 坚果摄入推荐量为平均每周50~70g 。
花生也一样 , 相当于每天吃花生仁10g左右 。 而且在吃花生的同时 , 应该适量减少一日三餐的饮食总能量 , 为花生的热量腾出空间 。

花生|花生健康又便宜,但有这2大食用禁忌!不知道太可惜
本文插图



花生的确很优秀 , 但是 , 所谓“花生红是非多” , 正因为花生的“国民坚果”的知名度 , 外界给花生冠上了各种神奇的头衔 , 是不是真的呢?
二、花生没有这些“神效”
1. 花生能补血?还不如多吃几块红肉
说到补血 , 人们常常会有一个认知误区 , 总以为红色的食物都能补血 。 这不 , 有人看到花生衣是红色 , 就说“花生衣是补血圣品 , 吃的时候千万别去掉 , 吃生花生最生血” 。
补血最重要的就是补充造血原料——铁元素、维生素B12以及叶酸 。
花生的含铁量不高 , 而且植物来源的铁吸收率很低;相反 , 动物性食物的含铁量高 , 比如猪肝、鸡肝、牛羊肉等 , 而且吸收率高 , 是补铁的主要力量 , 花生中的维生素B12更是几乎没有[2] 。
每100g花生和肝脏、红肉中造血原料的对比[1-5]
而花生衣之所以是红色 , 是因为含天然红色素、原花青素等成分 , 这些都不是造血原料 , 自然也跟补血没什么关系了 。
所以 , 与其靠花生补血 , 还不如多吃几块动物肝脏、多吃几块红肉 。
2. 花生芽能预防心血管疾病、抗癌?不靠谱
近年来 , 花生芽成为了菜肴界的新宠 , 还被冠以“抗癌神物”的称号 。 网传“花生发芽之后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和白藜芦醇等多酚类物质 , 不仅能防治心脑血管疾病 , 还能抗癌和抑制血小板的聚集” 。

花生|花生健康又便宜,但有这2大食用禁忌!不知道太可惜
本文插图



实际上 , 虽然花生芽的维生素C含量明显增加 , 但跟我们平时吃的绿豆芽的维生素C(4mg/100g)含量差别不大[1] 。
而且在蔬果界中 , 维生素C含量比花生芽优秀的太多了 , 我们常见的白菜维生素含量就有37.5mg/100g , 人称“维C之王”的冬枣高达243mg/100g[1] 。 所以 , 从维生素C这一角度来说 , 花生芽确实没什么值得骄傲的 。
而且膳食中的维生素C是否有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作用 , 目前还没有一致的结论 。 所以 , 想要靠维生素C含量不高的花生芽来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 根本不靠谱 。
不知何时 , 白藜芦醇被捧上了“神药”的宝座 , 现在连带着花生芽也躺枪 。
花生芽的白藜芦醇(28.65~30.18mg/100g)确实比较高[6] , 白藜芦醇在一些动物实验和体外研究中表明对抗乳腺肿瘤和抑制血小板聚集有一定的作用[7-10] 。
但目前白藜芦醇的抗癌有效性研究还只停留在动物实验和体外细胞实验的阶段 , 缺乏大量的人群临床研究 , 是否适用于人类及其有效性、安全性有待进一步研究和验证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