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家暴致死案:26岁女孩结婚十个月被虐死,丈夫被判6年6个月( 二 )


除了犯罪情节以外 , 这两个罪在主观意图方面也有着根本区别 。 故意伤害罪的意图是使受害者受伤 , 但是虐待罪的犯罪意图不只是让受害者受伤 , 而是通过频繁、轻度的虐待行为来满足自己的心理 。 通过这两点区别 , 我们再来看王某的行为 , 他殴打董某属于长期的、连贯的行为 , 并且殴打的力度并不重 , 通过一系列的、频繁的殴打来累积伤害 , 属于典型的虐待行为 。 包括他让董某裸身站在窗户前 , 更体现了其虐待的本质 , 他这种行为是对董某的精神虐待 。
其次 , 在本案中 , 董某真正的死因是重伤导致肺部感染 。 她并不是在殴打行为之后立刻死亡的 , 而是在医院中救治了2个月 , 最后因为并发症死亡 。 从结果来看 , 王某的暴力不是导致董某死亡的直接原因 , 说明他在打人的时候图的并不是让董某重伤或死亡的结果 , 他对于董某重伤、死亡的结果持过失心态 。 众所周知 , 故意伤害罪要求行凶的人必须持有故意的心态 , 而他持有过失心态 , 所以不能被评价为故意伤害罪 。
不过 , 由这起案件其实也引发了一个问题 , 假如一个心理变态的人 , 通过虐待别人来获得快乐 , 他故意绑了自己的同事 , 对其天天虐待 , 有一天不小心把人打死了 。 那么这个罪犯该被判什么罪呢?虐待罪属于特定主体的罪名 , 只能发生在亲属之间 , 他虐待同事的行为很显然没法被判定为虐待罪 。 那么难道被判处过失致人死亡罪吗?
【北京家暴致死案:26岁女孩结婚十个月被虐死,丈夫被判6年6个月】家暴确实是不道德、违法犯罪的行为 , 但是由于我国传统观念和思想 , 刑法对于“家事”导致的犯罪通常会慎之又慎 。 另外 , 我国社会上对家暴这一行为容忍度偏高 , 这也是家暴屡禁不止的原因之一 。 总之 , 抗争家暴道阻且长 , 任重而道远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