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计划|幼小衔接个人工作计划2022( 五 )


重点做好三个衔接 。
1、注意水平的衔接 。
幼儿阶段的注意主要是无意注意,小学生上课时需要的是有意注意,即有意识地控制自己把注意指向教师 。针对这一变化,教师应重视培养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提高幼儿的注意水平 。教师要慢慢减少教学活动的游戏成分,逐渐把幼儿的无意注意发展为有意注意 。可通过教师的要求,活动的规则,幼儿间的竞争来实现 。
2、思维能力的衔接 。
学习活动说到底是一种思维活动,学习成绩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的是学生思维能力的高低 。为幼儿入学作准备,其中很重要的方面是思维能力的准备,即学习活动中不仅有感知、记忆的过程,更要有归纳、概括、推理活动的参与 。从"拉动幼儿发展"的角度出发,精心策划教学活动,因为大班幼儿思维异常活跃,好奇心强,教学的内容要有适度的挑战性 。
3、知识点的衔接 。
在大班要不要教幼儿学习小学知识?教师应根据幼儿学习的特点和愿望,把握分寸 。如:语言课上和幼儿玩一些口语化的、感受四声的语音游戏,根据每天学习的拼音进行组词游戏,拼拼读读锻炼幼儿的发音 。根据汉字、字母、数字的基本笔画进行前书写练习 。幼儿上学后如果掌握一些零星的知识,上学后容易引起认知共鸣,产生强烈的上学愿望 。
做好以上三方面的幼小衔接,教师要当作重要任务,认真对待完成 。
三、做好幼小衔接工作的具体措施 。
幼儿园、学校的教育没有家庭教育和社会的相互配合,教育就不成合力,教育就难以真正影响和实施 。因此,为增加"衔接"工作的实效性,做好家长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
1、3月底召开家长会,向家长宣传和教育幼小衔接工作的重要性 。使家长们能够主动、积极的参与到此项工作中来 。从而让大班的家长们能够初步了解并充分意识到自己的孩子在入小学前的各种准备工作,除了物质上的,更重要的是身体和心理方面的各种准备,并能够让这些家长有针对性的为自己的孩子进行各种有目的性的训练和培养 。
2、利用家园共育栏目,向家长们宣传和沟通本班在幼小衔接方面所开展的每一项工作,并向家长们提出一些相应的要求,如要求家长配合幼儿园在家督促自己的孩子能在指定的时间内完成某项具体的任务,这样做的目的,一可以培养幼儿做事的效率性,为入小学的学习提供在时间上的保证;二可以培养幼儿责任性,使幼儿进入小学的学习能够坚持有始有终,以防出现在学习上的虎 头蛇尾 。
3、利用家长来园接送幼儿、电话交谈、家访、QQ留言等形式,与家长及时沟通和交流,使家长们能够及时了解和掌握自己的孩子在幼小衔接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准确把握自己的孩子当前的发展水平和状况,并对其进行专门的教育和训练,使家园能更进一步的配合,相互理解和支持,使每一个孩子都能顺利的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的学习与生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