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牛荷
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肆虐 , 病毒变异的脚步亦未曾停歇 , 阿尔法、贝塔、伽马、德尔塔、拉姆达……最近 , 一种携带大量突变的新变异病毒已悄然而至 。
因含有大量突变 , 近期在南非检测出 , 并迅速传播至亚洲、欧洲的新冠病毒变异株B.1.1.529一经出现 , 便迅速引发各界高度关注 。
“我们对此还不是很了解 。 现在所知道的是这个变异株有大量的突变 。 令人担忧的是 , 如此之多的突变 , 可能会对病毒的行为产生影响 。 ”世卫组织新冠疫情应对技术主管Maria Van Kerkhove表示 。
当地时间11月26日 , 世卫组织召开紧急会议并于会后发布声明 , 将新冠变异毒株B.1.1.529列为“需关注的变异株” , 并命名为Omicron(奥密克戎) 。 至此 , “需关注的变异株”更新为5种 , 包括阿尔法、贝塔、伽马、德尔塔和刚被列入的Omicron 。
“比德尔塔更强”、“打击疫苗保护力”、“更具传染力”……
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生物医学学院教授、病毒专家金冬雁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 “目前在全球范围内 , Omicron还不足为虑 , 未来是否能成为优势毒株 , 或是取代德尔塔毒株仍是未知数 , 需要持续监测该毒株的传播力、致病性、逃逸能力 。 ”
或已存在一段时间
此次 , Omicron可谓来势汹汹 。
据《自然》网站报道 , Omicron最初在博茨瓦纳(非洲南部国家)被发现 , 随后在南非的豪登省迅速传播 。 在南非豪登省11月12-20日收集的样本中 , 通过基因测序和其他遗传分析后发现 , 有77例样本感染了Omicron变异株 。 目前 , 数百个样本的分析工作正在进行中 。
作为非洲疫情最严重的国家 , 目前南非累计确诊人数超295万 , 累计死亡人数近9万 。 尽管11月份上旬南非每日新增病例数始终维持较低水平 , 但最近一周该数值却激增 。 当月22日从312例猛增至次日的近2万例;25日新增2465例确诊病例 , 也将近前一日的两倍 。 尽管目前还没有证据 , 但当地科学家怀疑南非这一波新的感染与Omicron有关 。
南非近期新增病例(来源: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官网)
世卫组织在声明中指出 , 南非最近几周的感染率急剧增加 , 这与Omicron变异株的检测相一致 。 在南非几乎所有省份 , 这种变异的病例数目似乎都在增加 。
事实上 , 除了在非洲地区发现Omicron变种相关病例外 , 其他多个地区也已被波及 。
据报道 , 中国香港已出现两例相关病例 , 其中一名是近日从南非返回的36岁男子 , 另一名是从加拿大返回的62岁男子 , 两人的酒店房间为斜对面 。 全基因组测序分析结果显示 , 两宗个案基因排序十分相似 , 均带有变异病毒株Omicron , 与在南非及博茨瓦纳发现的排序相似 。
以色列卫生部表示 , 该国已经发现了一例此前在南非出现的新冠病毒变种病例 。 该患者是一名从马拉维(非洲东南部国家)返回以色列的人员 。
相较于德尔塔和贝塔毒株 , Omicron毒株并没有前两种毒株刚爆发时存在的缓冲阶段 , 一经发现确诊数随即飙升 。
金冬雁分析 , 从目前公布的一些病例情况来看 , 或许Omicron已在南非存在一段时间 , 只不过南非最近才将其报告出来 。 该变异株在非洲各国的传播情况究竟如何还未可知 , 需要加大测序力度进一步确认 。 目前 , 欧美各国已采取了停航等措施 , 试图阻止Omicron毒株的扩散 。
德国华裔病毒学家、埃森大学医学院病毒研究所教授陆蒙吉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表示 , 从病毒进化的角度来讲 , 出现新的突变株不是意外 , 关键是变异位点是否会对病毒的致病能力及免疫逃避能力产生影响 。
他认为 , 非洲人群的接种率很低 , 感染的传播链也难以打断 , 不排除仍会有新突变株出现的可能 。
“最坏”变异毒株?
推荐阅读
- 中科西部干细胞研究院:干细胞如修理大师,调整失控的免疫系统!
- 形变:研究人员发现使病毒失活的新策略
- 基于血红蛋白的氧载体化合物可以保障宇航员的安全
- 小伙浏览不良网站看到一段视频,发现女主角竟是女友,气得报警
- 研究:患者感染新冠病毒后,再次感染风险或降低87%
- 奥密克戎揭示了人类免疫力
- 研究显示:感染了新冠的HIV患者容易产生新冠病毒变异
- 考古学家怀疑是史前核战争遗址的摩亨佐·达罗古城,古印度文明
- 为什么全世界有那么多“蛇岛”,而且岛上的蛇还会越来越毒呢?
- 著名的“克莱因瓶”是什么?为什么将地球上的水倒进去也装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