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种子大羽羊齿类的种子有的呈两列状 , 着生在小羽片背面一级侧脉的末端 , 种子椭圆形 , 称为Gigantonomia;有的种子很可能呈分散状着生于一级侧脉上 。 雄性生殖器官称为Gigan-totheca , 其小孢子囊由一系列聚合囊组成 , 位于中脉的两侧边 , 与现代真蕨纲莲座蕨目合囊蕨科植物的生殖叶形式十分相似 。 大羽羊齿类已知有4个属:华夏羊齿(Cathaysiopteris) , 小羽片仅具一级羽状侧脉 , 细脉呈羽状;准大羽羊齿(Gigantopteridium) , 相邻细脉二歧分叉结成叠锥状长单网眼;单网羊齿(Giganto-noclea)(图1) , 1~3级羽状侧脉 , 细脉结成单网脉 , 是这类中最繁盛的属;大羽羊齿(Gigantopteris) , 羽状侧脉2~3级 , 细脉单轴式分枝组成重网脉 , 为本类最进化的代表 。 大羽羊齿类主要分布于华夏植物地理区的二叠纪 , 包括中国大部分地区、朝鲜、东南亚等地 , 少数属种发现于北美、土耳其、日本和苏联的亚美尼亚、中亚等地 , 以中国华北南部地区和华南地区最发育 。 少数残存至早三叠世 。
3.雄性主殖器官大羽羊齿类雄性主殖器官的形态、着生位置显示了它与真蕨植物合囊蕨科在演化上有一定的亲缘关系 。 雌性生殖器官(种子)在结构上比二叠纪早期的种子蕨植物织羊齿(Emplectopteris)的进化 。 营养叶的发展则更达高度进化的水平 , 具重网脉的大羽羊齿其特征与双子叶被子植物叶的特征极为相似 。 可以说 , 大羽羊齿类是二叠纪高度特化的类群 , 但其各部分器官进化的不均匀性表明它们在演化进程中可能不具太大的可塑性 , 它们大部分在二叠纪末就已消失 , 并没有由它直接演化出被子植物 , 然而 , 大羽羊齿类最可能是双子叶植物远祖的近族 。
4.生长环境它大约一直生存到中生代的早中期 。 与此相对应的是在南半球的“冈瓦纳大陆”的植物群 , 它在这一时期富有代表性的蕨型叶植物是舌羊齿类 , 所以这一时期南半球的植物群又叫做舌羊齿植物群 。 这类舌羊齿一直生存到中生代的早期消失 。
大羽羊齿类植物在晚古生代的二叠纪晚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 并成为亚洲东部华夏植物群特有的组成分子 , 它分布范围广泛 , 数量众多 , 所以这一地区的植物群又被叫做大羽羊齿植物群 。
推荐阅读
- 霸王龙是否有羽毛?其实你印象中的古生物形象,大部分都是错误的
- 活了4亿多年,地球上唯一的蓝血生物,能救人却救不了自己
- 河南:弟弟冒雨跟婚车,流泪送姐姐出嫁,网友:一家人变两家人
- 未来人类是进化还是退化?科学家:化石已经给了我们答案!
- 既然琥珀能保昆虫万年不腐,古人为何不用琥珀来给尸体做防腐?
- 十元红包引发惨案,除夕夜七名男子因抢红包约架,五人被判刑
- 人和猩猩能有后代吗?前苏联5名女性挺身而出,结果却很现实!
- “满脑都是大便!”不是骂人的话了,科学家真在900万年前鱼头骨中,发现数百化石粪便颗粒
- “史前文明”多次出现,“进化论”或被推翻?考古界又发现新证据
- 帝王鳄:电影中的巨鳄是否存在?撒哈拉沙漠的巨大化石已给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