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区块链是元宇宙的“补天石”,那NFT又扮演着什么角色?( 三 )



通过这些数学编程方法 , NFT搭建了一套契约模式 , 给数字作品所有权识别带来了极大便利和精准 , 远超现实世界的签名、盖章、印戳 , 难以篡改 , 这就是它为什么得到认可的原因 。
元宇宙:数学>人性智能合约与NFT , 它的底层都与数学有关 。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元宇宙每一部分都透露着信任 , 就是因为它相信数学大于相信人性 。
元宇宙运行的底层基石是数学和加密学 。
以元宇宙的“数字ID”为例 , 为什么这个数字ID就完全属于你 , 它真的是独一无二的吗?没有中心节点可以删掉你的账号吗?
是的 , 因为你掌握着这个数字ID的私钥 , 这把私钥的背后 , 是数学在为你提供最安全的保护 , 私钥即一切 。
为什么说私钥即一切?数学为元宇宙的“数字ID”到底提供了怎样的安全保护?本质上来讲 , 数字ID的私钥和加密货币的私钥没什么区别 , 就以“私钥即一切”为例 , 来解释数据为什么ID属于个人而非平台 。

以比特币为例 , 从钱包加密这个流程来看它的安全性 , 中本聪的解决方案将同样在“元宇宙”的数字ID保护上被执行 。
比特币客户端的核心是私钥 , 拥有私钥就拥有私钥对应比特币的使用权限 , 所以 , 加密钱包的核心对象显而易见就是——私钥 。

整个加密解剖如上图所示 , 而根据加密解剖图 , 我们把加密过程解剖如下:
首先 , 程序生成32个字节随机数作为【主密钥】 , 然后根据外部输入的【密码】结合生成的【主密钥密文生成参数】一起对【主密钥】进行AES-256-CBC加密 , 加密结果为【主密钥密文】 。
总结一下加密过程的输入、输出:
①输入:【密码】
②中间生成:【主密钥】、【主密钥密文生成参数】、【主密钥密文】、【私钥密文】
③最终保留:【主密钥密文生成参数】、【主密钥密文】、【私钥密文】;
④内部输入:【私钥】
比特币使用椭圆曲线算法生成的公钥和私钥 , 选择的是secp256k1曲线 。 SHA-256十分强大 , 它可以持续数十年 , 除非存在着大量突破性的攻击 。 这是一套非常完备的数学加密体系 , 从数学层面保证了它的独立性和安全性 。

未来的元宇宙的数字ID将会有更方便更强大的机制 , 但本质的问题不会改变 , 你的数字财富将完全属于你自己 , 没有人可以剥夺 。
私钥加密只是“元宇宙”的数学一角 , 在元宇宙的世界 , 处处都充满着数学的涉足与保护 。
元宇宙:一个不需要猜忌的数学世界从互联网过渡到元宇宙 , 其实是从一个“社会契约”过渡到“数学契约”的时代 。
丛林时代的人类生活在一个一个小部落、小集体中 , 这是一个血缘与熟人社会 , 他们面对陌生人的部落时 , 彼此充满了敌意和恐惧 , 无法和陌生人建立信任关系 , 一切争议凭靠武力解决 。 人类只能在部落内的熟人之间才能享受合作与和平的幸福 。
后来 , 有了社会契约论 , 人类从丛林世界中走出来 , 逐步进入现代文明 。
什么是文明?就是能够和没有感情的陌生人互相之间遵守同一规则 , 按照价格信号和契约达成利益的分配 , 而不必产生恐惧和敌意 。
文明人碰到陌生人 , 自有一套规则互相避免伤害 , 另有一套规则实现分工合作 , 这些契约必须要通过文字记录 , 这种契约精神必须使用语言和文字向外传播 。 如此一来 , 从15世纪大航海时代开始 , 人类借助文字、法律实现了全球化 。

但人性总是有缺陷的 , 条文承诺不一定总会被执行 。 所以个人与个人之间 , 个人与组织之间有了无数争端 。 特别是国家之间发生违约 , 就容易导致战争 。
......
元宇宙有了数学契约后就不一样了 , 你被数个数学契约智能监督 , 在违约的瞬间就会被警报或禁止 。

元宇宙不只是一个体验世界 , 更是一个数学世界 。
数学打通了它的体验层和物理层 , 也是数学消解了人类在比特世界上的不信任 。
数学才是元宇宙能够运转的动力 , 而智能合约则是元宇宙世界治理体系的关键 。
不管有多少人在嘲笑和反对 , 一旦数学上的合法性建立起来 , 元宇宙的世界就不可阻挡 。
社会契约论→数学契约论18世纪先哲卢梭写下《社会契约论》后 , 丛林法则失去了它的逻辑基础 , 它为现代文明的发展设立了指导原则 , 引领整个人类现代文明的蓬勃发展 。

21世纪的后半叶 , “数学契约论”将渐渐超越、并最终取代“社会契约论” , 这一切 , 将在元宇宙的世界里得到实践 , 这也是元宇宙到来最让人激动人心的原因之一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