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殡天前,调整张廷玉,马齐,四爷,八爷的职位,为何不调整具有关键作用的成文运?

康熙晚年对朝局的掌控变得日益乏力,为了坐稳皇位,康熙开始大肆使用权谋之术来平衡诸子势力 。太子胤礽便是康熙平衡各方势力的牺牲品 。康熙归天前,曾调整过张廷玉,马齐等人的职位 。对此邬思道曾对胤禛做出过一番评价:圣祖爷此举真是虚怀若谷,用心良苦呀 。撤掉张廷玉等人的职位,他们就不会仗着拥立之功,对新君恃宠而娇 。等到新君继位,一纸赦免诏书,就能让这些能员干吏对新君感恩戴德 。那为何康熙不调整丰台大营主将成文运的职位呢?要知道当时的成文运已经是八爷党的人了 。

编者觉得康熙有两个目的:一、因康熙没有详查毙鹰事件,胤禛对自己继位一事有些心灰意冷 。当时劝解胤禛的邬思道分析了一番形势:八爷党眼见康熙即将驾崩,就想利用毙鹰事件来试探康熙对待胤禵{十四爷}的态度 。已经被百官拥护的八爷党,是希望局势越来越乱的 。而领兵在外的十四爷胤禵,则希望四爷和八爷争斗的两败俱伤,到那时他才能率兵逼宫登上皇位 。得邬思道一番点拨,胤禛当即明白局势越稳,对自己越有利 。

局势稳定对胤禛有利,对康熙同样也是如此 。没到咽气那一天,康熙就不会揭晓太子人选得最终谜底 。随之就出现了一种情况,八爷、四爷、十四爷都会觉得自己是康熙选定的储君 。能有机会正统继位,何必通过谋反的手段继位呢,随之八爷、四爷、十四爷都会持观望态度 。另一边康熙也可以借助不揭晓太子人选一事,自保,妥善做出后事安排 。因此不调动成文运职位,就显得很关键了,一旦康熙调整了成文运的职位,就会打草惊蛇八爷党 。

二、康熙想让儿子们拥有一定的自保能力 。康熙临终前对胤禛是怎么说的?康熙先是将佛珠递给胤禛,随后告诫胤禛道:戒急用忍,一定要善待,你的一众兄弟 。这就是说康熙希望继位后的胤禛,不要手足相残 。临终前的康熙已经选定了储君,此时他只是人父,他更会希望,儿子们的性命能得以保全 。留下遗命,让张廷玉、隆科多公布诏书,就意味着胤禛得到了隆科多的效忠,随之京城九门内的兵力就是支持胤禛继位的 。

咱们假设一下,隆科多宣布完遗诏,成文运率军逼宫的结果会怎样?被康熙捆绑上胤禛战场的隆科多,会在第一时间封锁九门,阻止成文运率兵进入京城 。随后胤禛会利用金牌令箭释放出胤祥,胤祥会成功镇压,成文运发起的叛乱 。

康熙肯定知道张五哥是胤禛、胤祥的人 。既然康熙都知道张五哥是胤禛、胤祥的人,那他为何还要让张五哥知道金牌令箭在哪呢?这说明一个问题:康熙不调整成文运的职位,既是为了麻痹大意八爷党,也是为了给八爷党,留下一定的自保手段 。一旦八爷党和成文,在得知胤禛是正统继位,还选择反叛时,康熙预留的手段就会发挥作用:胤祥帮助胤禛迅速解决京师叛乱 。

事实结果也正如康熙所料,胤祀被隆科多率兵带入皇宫时,对府中管家说道:我和你九爷,十爷有隆科多率军保护,应该万无一失 。你即刻从西直门出城,告知成文运接掌丰台大营,随时听候调动 。这就是说,被康熙迷惑的胤祀已经觉得自己胜券在握 。不过康熙没有料到,遗诏刚宣布完,胤禛就杀伐果断地利用金牌令箭释放出了胤祥 。随后胤祥又马不停蹄,前去接管丰台大营的兵权 。不想成文运竟然真的敢公然违抗胤祥的命令,最终成文运被胤祥诛杀 。

胤禛顺利登基后是怎么做的呢?胤禛封胤祥、胤祀为理政亲王 。这就是说成为皇帝后,胤禛依然很忌惮八爷党,于是他便采取了安抚八爷党的手段 。失去兵权{成文运身死}的八爷党又是如何面对胤禛的呢?先退一步,接受胤禛的封赏,等到胤禵率军逼宫,八爷党利用百官再相助胤禵,再和胤禛一争长短 。不想这时邬思道和胤禛多年前的安排开始发挥作用 。利用年羹尧掌管的粮草,来控制胤禵麾下的大军 。随着胤禵失去兵权,自知不是胤禛、胤祥对手的八爷党,随即选择了蛰伏静待时机 。康熙临终前既防备着诸子,又是想保全诸子的,所以当时的他才没有调动成文运的官职 。

其他网友观点

导语:

忠心之人,这世上能有多少?有那么一个起到关键作用的忠心之人,那么事情就好办了 。康熙到了晚年,将所有希望都寄托在了隆科多身上,也算是押对了宝 。

成文运,丰台大营的提督,手里有两万人马 。这也是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如果康熙拿捏不好的话,极有可能造成内乱 。
康熙殡天前,调整张廷玉,马齐,四爷,八爷的职位,为何不调整具有关键作用的成文运?
文章插图

贸然换掉成文运,会造成八爷党的反击 。

不管成文运背后的人到底是谁,康熙皇帝都不会在这个时候贸然调动他的职务 。因为他的职务实在是太关键了 。

康熙皇帝直到临死前,才宣布了继承人是谁,这是有先见之明的 。他把所有皇子都召集了起来,目的只有一个,控制住京城的局势 。

这天晚上谁,除了继承人胤禛以外,谁也别想贸然离开康熙身边 。因为任何一个皇子都有可能是成文运背后的力量,一旦他们溜出去了通知丰台大营的成文运,说不定会造成一场血洗京城的悲剧出现 。

康熙把皇子们都集中在一起,也不打算继续往下查了 。他首先要做的就是保持京城内外的稳定,否则他的身后事一切都是免谈 。

在死鹰事件发生以后,康熙皇帝就知道了一件事,有人要乱 。这帮人估摸着就是八爷党,他们想要越乱越好 。反正从正经途径已经无法获得皇位了,所以他们就要制造混乱,越乱越好 。

那么这个时候如果成文运已经被八爷党收买了,或者说他就是八爷党成员之一,康熙贸然要把成文运给撤了,会出现什么情况呢?

成文运必然会在八爷党的怂恿下赌一把,最大的可能就是带兵攻入紫禁城,扶持八阿哥胤禩登基称帝 。到时候不管康熙要传位给谁,似乎都不太重要了 。
康熙殡天前,调整张廷玉,马齐,四爷,八爷的职位,为何不调整具有关键作用的成文运?
文章插图

胤禛和胤禩同时被调动工作,其实就是降低八爷党的警惕性 。

那么八阿哥胤禩到底还有没有机会得到康熙的青睐呢?这件事别说我们,就连胤禩自己都不太清楚 。

上次废太子的事件,胤禩看似已经没有什么希望了 。不过后来胤禩跟胤禛同时被加封为亲王,这就有点意思了 。

既然没有希望了,为什么还要升官呢?难道说康熙这是在试探自己?所以当时的情况对八爷党虽然很不利,可不能说八阿哥胤禩就完全没有希望了 。

这个时候康熙快去世了,又同时罢免了胤禛和胤禩的职务 。这就属于雾里看花了,看样子胤禩和胤禛都不是继承人的人选了 。

但是谁又能保证是这么回事呢?邬思道给胤禛分析出了希望,同样的道理,八爷党那边也给胤禩分析出了希望 。

既然事情还有希望,为什么不再等等看呢?万一康熙真的要把皇位传给自己,而自己却做了造反的事情来,那岂不是功亏一篑?

所以康熙同时罢免胤禛和胤禩,其实就是为了降低胤禩集团的警惕性,让他们不要轻举妄动 。这一招聪明啊,李渊早就认定李建成所接班人,所以李世民必然是要造反的,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

康熙却巧妙地避免了这个问题,他就是不说是谁来做接班人 。可是他不是没有分寸的人,该安排的事情,他全都安排好了 。
康熙殡天前,调整张廷玉,马齐,四爷,八爷的职位,为何不调整具有关键作用的成文运?
文章插图

康熙罢免张廷玉和马齐,也是用心良苦 。

跟随胤禛和胤禩一同被罢免的,其实还有康熙最信任的两位上书房大臣,也就是张廷玉和马齐 。

张廷玉是汉人,马齐是满洲人,这两个人跟随康熙多年 。康熙非常了解他们的秉性,张廷玉足够聪明,但是他不愿意站队,谁做皇帝他就跟着谁,这是对皇权的一种忠心 。

马齐为人小心谨慎,做事踏实认真 。却没有通天的大智慧,所以他只能跟着别人的风向去走,风往哪里吹,他可能就往哪里走,所以他也没有站队 。

由此可见,这两个人都没有参与到夺嫡之争当中,那么问题来了,既然人家表现这么好,为什么康熙还要罢免他们呢?

其实康熙是用心良苦,他现在罢免了这两位,等到新皇帝上台以后,新皇帝就会把这两位给提拔上来 。一旦他们得到新皇帝的任用,那么事情就好办多了,张廷玉和马齐从此就会对新皇帝感恩戴德 。

为了给雍正皇帝铺好路,康熙已经不惜开始做坏人了,这是非常难得的一件事 。他知道自己死了以后,什么都左右不了,只能尽可能布局,让雍正更加顺利一些 。
康熙殡天前,调整张廷玉,马齐,四爷,八爷的职位,为何不调整具有关键作用的成文运?
文章插图

紫禁城内大事已定,成文运就无可奈何了 。

最关键的就是那个雾里看花的晚上,谁也搞不清楚谁能够成为皇帝 。正如雍正临走前所想的那样,这一走如果能够像邬思道所说的,那就是他的万幸 。可万一不是按照邬思道所说的那样,那雍正就有可能被杀了 。

所以说每个皇子出门的时候,都是抱着这样的想法进宫的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他们的老爹康熙皇帝太过于精明,把事情谋划的太完美 。

关上了皇宫的大门,那么事情也就成了七七八八了 。康熙皇帝顺利在诸位皇子面前说出继位人就是胤禛,同时让隆科多去拿遗诏来重新确认这件事 。

所以说这个时候的胤禛总算是坐稳了这个位置了,隆科多在这么多人面前宣布了新皇帝的名字,那么他就要向新皇帝胤禛效忠了 。

在紫禁城内,九门提督的两万多人马,也一起向新皇帝胤禛效忠了 。就算这个时候借给成文运十个胆子,他也不敢贸然出兵了 。

之前出兵那可以说是帮助胤禩夺位,可后来出兵,那可就是造反了 。最关键的当然就是胤禛和隆科多能够摆平皇宫内部的事务 。

至于成文运,在收到新皇帝圣旨的时候,摆在他面前的只有两条路,要么效忠新皇帝,要么就被杀掉 。所以对成文运的安排,其实已经没什么太大作用了 。
康熙殡天前,调整张廷玉,马齐,四爷,八爷的职位,为何不调整具有关键作用的成文运?
文章插图

总结:成文运被十三阿哥所杀,那说明雍正也是准备充分的 。

雍正可不是糊涂蛋,他知道今天晚上的重要性,也知道成文运的重要性 。他不清楚隆科多到底是心想着谁,如果隆科多心向着八阿哥胤禩,那么胤禛到底该怎么办?

最好的办法,当然是夺取丰台大营的兵权 。胤禛比康熙多想了一步,因为他不知道隆科多的忠心到底在哪里 。

只要丰台大营的兵权落在谁的手里,那么谁就有一半希望做这个皇帝 。胤禛绝不会把这一半希望交给胤禩 。

所以他要抢到这一半的希望,康熙皇帝把皇位传给他那他就坐稳了这个位置,就算不传给他,嘿嘿,一切还有回旋的余地 。

参考资料:

《雍正王朝》

其他网友观点

看我杨角风的回答:

康熙六十一年,一代帝王康熙帝在畅春园驾崩,传位给了四皇子胤禛,也就是雍正帝 。几百年来,关于雍正帝是否篡位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息,也使得雍正帝成为清朝历任皇帝中最有争议的一位 。

在《雍正王朝》中关于雍正帝的即位却讲得清清楚楚,就是正常即位,当然这其中也充满着斗智斗勇 。尤其是康熙帝病重时对朝中大臣的安排,比如撤除了张廷玉、马齐、老四胤禛、老八胤禩等人职务 。

既然康熙帝要传位给老四胤禛,就要铺平一切障碍,他为什么没有撤除丰台大营成文运的职务呢?


康熙殡天前,调整张廷玉,马齐,四爷,八爷的职位,为何不调整具有关键作用的成文运?
文章插图
一、

在《雍正王朝》中,康熙帝对臣子的监视无时不在,包括自己的皇子 。与此同时,众皇子们对康熙帝和其他兄弟的监视也是时刻进行 。

比如剧中老四胤禛常讽刺老十三胤祥,讲他的府上简直就是眼线的巢穴,各个府上的卧底都有,这其中也包括老四胤禛府上的 。

一个人之所以足智多谋,并不是说他多么聪明,而是因为他获取到的信息比较多 。就像一个公司,之所以他能当领导,安排工作比较得当,并不是说他业务能力就比你强,只是因为他获取到的信息较多,较真,因此才能做出最恰当的部署 。

康熙帝这么多年来并没有放松对皇子的监视,对每名皇子的性格,处事特点,人际关系都一清二楚 。只不过他是以“仁德”治天下,除非迫不得已,一般情况下不会对皇子下手 。

本来他以为时间还很多,对接班人的工作部署还可以慢慢进行,可惜一场“死鹰事件”让本就身体虚弱的康熙帝,直接晕倒过去,随后重病不起……

在此情况下,他做了几项部署:

先是拒绝了王掞举荐老四胤禛为太子的奏疏,还愤怒地撤了王掞的职务;其次撤掉了张廷玉、马齐、老四胤禛、老八胤禩的职务,让众人以为给老十四胤禵铺路;再次利用阴阳圣旨,恩威并施,对九门提督隆科多萝卜大棒伺候,确保皇位的顺利交接 。

那么这几项部署什么意思呢,既然打算传位老四胤禛,为什么不提前放出老十三胤祥呢?


康熙殡天前,调整张廷玉,马齐,四爷,八爷的职位,为何不调整具有关键作用的成文运?
文章插图
二、

康熙帝的部署很高明,先说为什么要撤掉王掞的职务:

其实在千叟宴上,王掞不止一次观察康熙帝的身体状况,看到康熙帝闭眼或者站立不稳,他比谁都着急,他着急什么?

他着急的就是大清没有立储,担心康熙帝突然出意外,朝廷大乱,这也是康熙帝病倒后,他不顾禁令,执意上疏举荐新太子 。

实际上这是他第二次上疏,第一次上疏发生在千叟宴之前,康熙帝并没有回复他 。后来在宴席开始前,他又问奏疏的事,康熙帝回他:

“朕赐你的药用了吗?这个药需要火候,火候不到,药不见效……”

而这个药就是“续断”,按照字面意思,好像说的是再次复立太子胤礽,可是用脚趾头想想也不可能 。而所谓的火候,自然是指时机,王掞何许人也,康熙帝一病倒他就清楚时机已到,再次上疏被拒就是在传递一个信号给他 。

是时候去老四胤禛府上除掉郑春华了,王掞都能知道郑春华在老四胤禛府上,康熙帝会不知道?

而撤掉几位大臣的职务,一方面用于迷惑其他人,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老四胤禛即位需要,防止那些大臣居功自傲,让新即位的雍正帝来施展皇恩 。

不放出老十三胤祥也是出于这个考虑,同时也是对老十三胤祥最后的磨炼,正所谓九九八十一难,最后一难也让他自己走完,以免功亏一篑 。


康熙殡天前,调整张廷玉,马齐,四爷,八爷的职位,为何不调整具有关键作用的成文运?
文章插图
三、

康熙帝临终前也不放出老十三胤祥,我们可以理解成对他的磨炼,和对老四胤禛送大礼 。但是他明知道掌管丰台大营的是老八胤禩的人,为什么不确保万无一失,把成文运撤掉呢,难道是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历朝历代传递皇位都是一件风险系数极大的差事,只能办好,不能办砸 。康熙帝何许人也,运筹帷幄了这么多年,也培养了老四胤禛这么多年,不可能关键时刻漏掉这一环,实际上一切都在他的控制之中 。

我们看整个传位过程的发展:

郑春华、王掞一前一后死后,老四胤禛、老八胤禩去见康熙帝,同时被撤职,老八胤禩开始部署夺嫡事项:

“当务之急,要抓住京里的兵权,一是丰台大营,二是要抓住步兵统领衙门 。”

那么老八胤禩的心思,康熙帝清楚吗?

清楚,为了防止打草惊蛇,以免老八胤禩等人狗急跳墙,一旦他们提前起事,镇压还是其次,自己弥留之际,还发生兄弟相残事件,康熙帝死不幂目 。

所以,他必须稳住老八胤禩,成文运是万不能撤掉的,同时还必须让老八胤禩误以为隆科多是八爷党的人 。

于是当晚全城戒严,八爷党所有骨干成员都被带到了畅春园,而四爷党成员至少有十七阿哥在外面,还有十三阿哥胤祥在关着,记住,这是关键!

老八胤禩被隆科多的兵带走前对属下说了一句:

“我和九爷、十爷有隆科多的人保护,万无一失,你们从西直门出城,立即前往丰台大营……”


康熙殡天前,调整张廷玉,马齐,四爷,八爷的职位,为何不调整具有关键作用的成文运?
文章插图
四、

尤其是他说的那句“万无一失”,就表明隆科多已经成功地欺骗了老八胤禩,让他误以为是支持他即位的 。

康熙帝聪明就聪明在这里,一方面几个骨干被严加看管,同时对他的属下仅仅监视,而不处理,以待时机一网打尽 。

那么这个时机是什么呢?

没错,就是老四胤禛的夺嫡部署!

老四胤禛违规去见了被关押的老十三胤祥,还打了守门的小太监一巴掌,这种事能瞒得过康熙帝?

瞒不过,因为张廷玉一直在替他监视着所有皇子的一举一动,最后时刻,康熙帝对老四胤禛讲了几乎所有皇子的性格和缺点,讲到老十三胤祥时,提到:

“有了这十年的教训,想他也会成熟起来,可以做好你的帮手了!”

这句话意义非凡,康熙帝自然已经清楚了老四胤禛去宗人府的事,而且也明白他们之间的夺嫡计划 。既然提到了帮手,什么时候才能帮,必然就是今晚,为什么这么说呢?

我们看老四胤禛的夺嫡部署是多么的可笑?

就单从他把关防大印交在一个瘸子邬思道手上,指望他去放老十三胤祥?根本不可能的事,关防大印根本不是用来放宗人府的钦犯的,更重要的是,谁来通知邬思道去放人呢?

就算是放出了老十三胤祥,他只身一人去丰台大营,就能顺利接管兵权?


康熙殡天前,调整张廷玉,马齐,四爷,八爷的职位,为何不调整具有关键作用的成文运?
文章插图
五、

所以,老四胤禛夺嫡部署,最关键的不在于邬思道,而是康熙帝身边的一个人,这个人就是张五哥!

实际上,康熙帝身边就三大御前带刀侍卫领班,其中德楞泰,我们前面分析过,他是老十四胤禵的人 。把张五哥提上来,其实就是为了取代了他,他也没有机会成为康熙帝最亲密和信赖的人 。

康熙帝最信赖的是图里琛和张五哥,图里琛我们之前也分析过,刑部冤案之后,康熙帝当着他面讲老八胤禩“其罪可诛”的时候,就等于明着告诉他,老八胤禩即位无望 。

张五哥更不用说,他是老十三胤祥的人,他妹妹还嫁给老十三了,也是老四胤禛的人 。这一点,康熙帝最清楚不过,实际上,也等于默许了他这个“卧底”的存在 。

康熙帝传位老四胤禛之后,就晕死过去,众皇子在大喊大叫,张廷玉急忙把老四胤禛拉到一边侧房 。老四胤禛到了侧房眼泪还没抹掉呢,马上就问张五哥:

“你知道皇上的金牌令箭在哪吗?”

张五哥一句话也不问,直接就把金牌令箭掏出来了,见金牌令箭如见皇上,这玩意随便就能让张五哥拿到手,说他们事先没有排练过,你信?

关键是老四胤禛只说了一句话,就让张五哥马上去见邬思道:

“皇上已经传位于我,要他依计行事 。”

张五哥见到邬思道,接到的命令如出一辙,也是让他去放出十三爷,然后同样依计行事……

毫无疑问,金牌令箭就是康熙帝提前给张五哥准备好的,也清楚张五哥这个“卧底”跟老四胤禛的夺嫡计划,之所以这样做,还是因为他一生追求的“仁德”形象作祟 。

如果不是老十三胤祥非要杀个成文运泄气,这场即位之争,根本没有一个人会伤亡,康熙帝能做到这一点,也算是拼尽了他的全部精力 。


康熙殡天前,调整张廷玉,马齐,四爷,八爷的职位,为何不调整具有关键作用的成文运?
文章插图
也正是因为张五哥知道太多事情,老十三胤祥一死,他急忙请辞去守陵,也是出于安全考虑啊 。

所以,雍正帝即位当晚,与其说是他的一场豪赌,不如说是康熙帝的顺水推舟,不露痕迹,却尽显帝王之术!

【康熙殡天前,调整张廷玉,马齐,四爷,八爷的职位,为何不调整具有关键作用的成文运?】我叫杨角风,换种视角解析《雍正王朝》,原创作品,不喜勿喷!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