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问题 科学饮食解决睡眠烦恼( 二 )


无黑暗,不酣睡
目前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夜晚越来越短,白天越来越长 。人体的睡眠中枢会受到光线的调节,很多人在昼长夜短的时候就会逐渐醒得变早 。因此,为了消除光照的影响,应注意室内遮光 。窗帘最好用深色不易透光的材料,并将窗户完全遮蔽 。就寝前半小时,在准备上就要进入“睡眠模式” 。将家里的灯开到最少 。能开低亮度的灯,就不开高亮度的灯 。光线对人的睡眠调节有较大的影响 。光线越多,通过眼睛输入到大脑皮层的信号就越多,人也就越容易兴奋,而不会转入抑制状态 。因此,睡眠时,房间不应有任何光源 。特别是有人怕黑,会用低瓦数的夜灯,这也是不可取的 。不但影响睡眠,还可能会扰乱人体的内分泌 。
早醒,不可忽视
一些对光线敏感的人在春天会出现早醒,但大多能够再次入睡 。但也有人在早醒后会对自己的睡眠产生失望、不满意或者焦虑情绪 。有了这样的感觉,心情可能烦躁,更难以再次入睡 。如果遇到这样的情况,有一个方法来让自己放松下来,就是做一些深慢的呼吸 。具体的操作没有特殊的要求,能够让自己的呼吸越来越深、越来越慢就可以了 。比如深深地吸气,再慢慢地呼气,吸气和呼气都达到6秒左右即可 。经过几分钟这样的深慢呼吸,情绪大多会平静下来,进而可能再次入睡 。如果不需要起床,让自己闭目养神就可以 。除了深呼吸,还可以戴上耳机听听轻音乐 。那些曲调平缓、没有歌词的音乐也会让人放松下来 。此外,自我按摩也是一个很好的自我安抚的方法 。可以随意地用手掌轻抚对侧胸腹部 。这样按摩一会,皮肤得到了重复简单的刺激,大脑皮层也会得到抑制,就会出现睡意 。当然,如果持续出现早醒,并且难以再次入睡,白天心情也不好,则需要警惕有无抑郁发作的可能 。因为抑郁症的生物学表现之一就是早醒 。如果早醒伴随心烦,则应尽早去精神专科医院就诊,以排除是否患有抑郁 。
小憩胜过午睡
很多人有中午午睡的习惯 。有研究发现,如果中午能休息一会,对下午的精神状态和工作生活,都非常有益,对身体的健康也非常有好处 。但是,午休不等于午睡 。也就是说,午休时困了就打个盹,不困就闭目休息一下,打盹的时间一般在一刻钟左右为宜,最好不要超过半小时 。但不建议在中午正式睡眠,如果中午睡觉了,那么晚上出现困倦的时间就会推迟 。如果午睡时间较长,那么醒来之后,大多会有一段时间迷迷糊糊、头脑不清晰,做事不利索,容易出错,比如失手掉落东西,走路滑倒等 。这种状况被称为睡眠惰性 。需要继续休息一段时间,头脑才能完全恢复清醒 。
如果中午没有困意,但为了下午有个良好的精神状态,有一个简单的方法可以让你养精蓄锐、精力倍增 。具体操作很简单,将两手微微弯曲成舟状,分别扣在两只眼睛上,不要接触眼皮 。也不要覆盖鼻子和嘴,以保证呼吸顺畅 。操作要领是注意手指紧密贴合,指缝之间以及手掌和面部之间,都不要漏光 。这样,人为地短时地给自己创造一个无光的暗环境,减少外部刺激,更好地让大脑得到休息 。这个方法每次进行五六分钟即可满足要求 。
爱活动,睡得香
很多白领在下班之后,就想能够好好地睡一觉,但睡醒之后又觉得睡眠不深 。这种情况与白天身体缺乏活动量有一定关系 。因为人体在白天活动的时候,会产生很多促进睡眠的物质 。有了这些物质的积累,到了晚上,想不困都难,如果把睡眠比作火,那么这些物质就是燃料 。经过一个晚上的睡眠,体内这些促进睡眠的物质逐渐消耗,人的头脑也会逐渐清醒 。很多体力劳动者的睡眠好,就是基于这个原因 。因此,在下班之后或周末,不论是否有精力,都要鼓励自己去活动活动 。从打球、跳舞,到散步快走,都可以 。只要自己喜欢,并能够坚持 。每次最好在40至50分钟,即一节课左右的时间 。但睡前的两三小时内不宜进行剧烈的运动,以免让自己过于兴奋而难以入睡 。
睡得好,须静心
当然,要想睡好,最主要的是要静心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生好时节” 。很多职场人失眠都和心理因素有关 。特别是亲密关系如果出了问题,对睡眠影响更大 。比如夫妻关系、恋人关系、亲子关系等 。由此导致的失眠,都是以上问题的结果,而不是睡眠本身出了问题 。所以,要想睡得好,就一定要在白天积极面对这些问题 。当然,有些问题或许一时无解,但只要在心里想出了一些应对办法,哪怕是假设的、计划性的,都会增强当事人对问题的把控感,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平复心绪,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失眠危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