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界的“长嘴鸟”;刀嘴蜂鸟和扇尾沙锥,嘴巴太长烦恼多!】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自然界的动物千奇百怪 , 谁都有自己独特的一面 , 不过大多数技能太平常了 , 大家记不住 。 今天我们就专门找了两种非常有特点的鸟类 , 让大家一眼望去 , 就能将它们铭记在心中 。
今天的两位主角 , 分别是刀嘴蜂鸟和扇尾沙锥 , 两者都有长长的喙 , 给人的印象十分深刻!
刀嘴蜂鸟刀嘴蜂鸟生活在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高达两千五百米左右的森林中 , 在生物学分类中 , 是该属唯一的物种 , 可惜的是我国没有野生的刀嘴蜂鸟 , 只有南美国家存在 。 不过没关系 , 美洲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 , 的确容易催生出一些独特的物种 , 我们也有自己特有物种 。
回归正题 , 刀嘴蜂鸟体型和其它种类的体型差不多 , 都比较小 , 成年后体型在20厘米左右 , 大概就比一台手机的屏幕长一点而已 。 除了翅膀和头部的羽毛为棕色之外 , 其它地方都被铜绿色羽毛所覆盖 , 在森林里的伪装性很强 。
雌雄两性的刀嘴蜂鸟差异不大 , 只是雌性的羽毛要闪亮一点 。 双方都拥有比列夸张的鸟喙 , 长度可以超过十厘米 , 可以比身体还长 , 也是至今为止 , 发现过唯一一种鸟喙超过自身的鸟类 。 鸟喙整体看上去就像一根医用长针筒 , 笔直而细腻 。
之所以进化出这么长的喙 , 主要原因是刀嘴蜂鸟和当地植物共同进化 , 专门用来吃一些花冠极长的蜜源植物 。 是进化路上的一种特异分化 , 专门用来适应当地的生活环境 , 不过鸟喙太长也会带来很多烦恼 。
首先就是平衡问题 , 本来刀嘴蜂鸟体重就很轻 , 再加上这比例夸张的鸟喙 , 刀嘴蜂鸟想要停靠下来休息的时候 , 需要将脑袋仰起来 , 才能保持平稳落地 , 同时躲避前方的树叶 。
其次是整理羽毛时不太方便 , 由于喙比身体长 , 导致为数不多能整理羽毛的部位也不能使用 , 只能委屈得用自己的小爪子来清理毛 。 有些地方
蜂鸟飞行有一个特殊的地方 , 那就是翅膀煽动频率很快 , 人眼几乎看不到 。 我们见到的蜂鸟 , 就像是没有翅膀 , 只有身体悬浮在空中一样 , 发出喔喔的声音 。 由于煽动的频率实在太快 , 让刀嘴蜂鸟有平稳的悬浮能力 , 在距离地面数米的地方吸食花蜜 。
而它的舌头也非常的奇特 , 将鸟喙插入花朵之后 , 它超长的舌头就会深入花蕊 , 吸取里面的花蜜 , 不像其他动物靠吸的 , 刀嘴蜂鸟舌头靠舔花蜜进食 。 这样的采食技巧绝对是动物界天花板级别的存在 , 不过这也不能让刀嘴蜂鸟摆脱饥饿 。
由于这种悬空式的飞行状态需要消耗大量体力 , 因此刀嘴蜂鸟每天必须吃下大量的食物 , 相当于自身体重一半的食物才能勉强维持消耗 。 经过计算 , 刀嘴蜂鸟必须全天无休地工作 , 采上百朵的花 , 才能吃饱 , 让人看着可怜又心痛 。
由于刀嘴蜂鸟的嘴巴进化成了管状 , 因此在打造巢穴时 , 大多是使用双爪抓取落叶等建造材料 , 飞行多次完成框架 , 在用蛛丝黏住这些东西 。 最后一点点搭建起来 , 最终完成作品 , 小小的身体里 , 隐藏了大大的能量 , 为刀嘴蜂鸟点赞 。
扇尾沙锥扇尾沙锥属于丘鹬科沙锥属的水鸟 , 因尾巴打开后像一把扇子而得名 。 体型中等 , 体长25厘米左右 , 有明显的黄、白、黑斑纹 , 在我国南北地区都有分布 。 最引人注目的 , 就是扇尾沙锥嘴长而直的鸟喙 , 目测有身体的一半 。
推荐阅读
- 中科西部干细胞研究院:干细胞如修理大师,调整失控的免疫系统!
- 形变:研究人员发现使病毒失活的新策略
- 基于血红蛋白的氧载体化合物可以保障宇航员的安全
- 小伙浏览不良网站看到一段视频,发现女主角竟是女友,气得报警
- 研究:患者感染新冠病毒后,再次感染风险或降低87%
- 奥密克戎揭示了人类免疫力
- 研究显示:感染了新冠的HIV患者容易产生新冠病毒变异
- 考古学家怀疑是史前核战争遗址的摩亨佐·达罗古城,古印度文明
- 为什么全世界有那么多“蛇岛”,而且岛上的蛇还会越来越毒呢?
- 著名的“克莱因瓶”是什么?为什么将地球上的水倒进去也装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