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于中国的野马,却被外国人捕捉,几乎灭绝!如今现状如何?



生活于中国的野马,却被外国人捕捉,几乎灭绝!如今现状如何?


文章图片



生活于中国的野马,却被外国人捕捉,几乎灭绝!如今现状如何?


文章图片



生活于中国的野马,却被外国人捕捉,几乎灭绝!如今现状如何?


文章图片



生活于中国的野马,却被外国人捕捉,几乎灭绝!如今现状如何?


文章图片



生活于中国的野马,却被外国人捕捉,几乎灭绝!如今现状如何?


在广袤的中国大地上 , 有许多我国独有的生物 , 比如大熊猫、大鲵、江豚、扬子鳄等 。
这些特有生物 , 有一部分已经濒临灭绝 。 其濒危的原因 , 无外乎是环境变化、人类捕捉、栖息地被侵占等原因 。 以江豚为例 , 其数量锐减的主要原因就是人类活动 , 比如非法捕捞、人类航运、水体污染等 。 说起来 , 都是我们国人之前没有动物保护意识时犯下的错 。

【生活于中国的野马,却被外国人捕捉,几乎灭绝!如今现状如何?】然而 , 在我国境内 , 竟然有一种动物 , 是因为外国人的捕捉 , 导致濒危灭绝 , 甚至一度野外灭绝 , 令人唏嘘!这种动物 , 就是普氏野马 。
普氏野马是家马的近亲 , 也是当今世界上唯一的一种野生马种 。 它有着超过6000万年的进化史 , 保留着世界上唯一马的原始基因 , 对于生物学家研究马的演化历史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
广义的野马有很多 , 但狭义的野马只有两种 , 分别是欧洲野马和普氏野马 。 1897年 , 欧洲野马彻底灭绝 , 普氏野马成为了世界上唯一的野马 。 然而 , 随着欧洲野马的灭绝 , 普氏野马的灾难也降临了 。

1868年 , 沙俄探险家普热瓦尔斯基开始来到我国新疆的准噶尔盆地进行探险 , 并于1878年采集到了第一匹普氏野马的标本 。 1881年 , 由沙俄学者波利亚科夫正式将它定名为“普氏野马” , 今天我们又称之为准噶尔野马或者新疆野马 。
普氏野马的体长在2.2米到2.8米之间 , 肩高1.2米到1.46米之间 , 体重200-300千克 。 普氏野马看起来比普通的马要矮小一些 , 但体型比较壮硕 , 头部略短但比较大 。 在野外 , 普氏野马生活在非常荒凉的地带 , 结群生活 , 冬天的时候一群可达数十匹 , 主要以禾本科、豆科牧草、蒿属、葱属植物和芦苇以及梭梭等灌木为食 。

由于生活在荒野地带 , 普氏野马的性情也比较剽悍 , 奔跑起来时速可达60公里 。 它们的警惕性极高 , 平时吃草的时候都会监视周围环境 , 再加上它们的视觉、听觉和嗅觉都很灵敏 , 所以像狼这样的天敌 , 平时想接近它们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
然而 , 这样强大的生存能力 , 也只能对付对付其他动物 。 在人类面前 , 这些优秀的感官和警惕性 , 就显得微不足道了 。 随着普氏野马被发现的消息传遍了世界 , 它们的厄运也到来了 。
1890年 , 德国探险家格里格尔来到准噶尔盆地 , 捕捉了52匹普氏野马幼驹 , 最终仅有28匹存活 , 13匹孕育了后代 。 自此以后 , 除了我国有大批捕杀之外 , 俄国、德国、法国等探险队也曾大肆捕捉普氏野马 , 导致普氏野马数量锐减 。

20世纪60年代 , 蒙古国首先宣布普氏野马野外灭绝 。 到了70年代 , 我国新疆的普氏野马也基本彻底消失 。 至此 , 世界上仅有一些动物园内 , 还能见到圈养的普氏野马 , 自然界却再也没有出现了 。
在动物园中 , 它们的生存环境也不好 。 据资料记载 , 世界上仅有5批被掳走的普氏野马在国外动物园内繁育了后代 。 然而 , 每个动物园内的普氏野马数量有限 , 又都是同一批的后代 , 导致近亲繁殖 , 后代的健康成为了巨大的问题 。 所幸从1935年开始 , 这些动物园之间开始了野马的交换 , 初步解决了近亲繁殖的问题 。
从上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 , 时不时就会有野生普氏野马被发现的消息 , 不过都难辨真假 , 有的还被证实只是野驴 。 我国也曾经组织专家到野外去寻找幸存的普氏野马 , 结果令人失望 。

早在1918年的时候 , 召开与荷兰阿纳姆动物园的第一次国际普氏野马基金会上 , 就有专家提出在我国新疆建立放养野马基地的想法 , 将普氏野马引渡回原产地 , 保护这种动物 。 然而 , 当时我国正处于动荡之中 , 此事也一直未能成行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