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RT探测器到Didymos的旅程对于太空任务标准来说相当短 。 它将于2021年11月24日在加利福尼亚州范登堡太空基地由SpaceX猎鹰9号火箭发射 , 将飞行1100万公里 , 并将在2022年9月到达Dimorphos 。 与它他轨道飞行器或太空任务相比 , DART是一种非常简单和低成本的探测器 。 它也非常小 , 只有冰箱那么大 , 它的有效载荷由一个单独的仪器组成 , 叫做DRACO 。 DRACO是一个高分辨率的成像仪 , 它将帮助DART导航和定位 , 测量小行星目标的精确大小和形状 , 并帮助科学家确定最佳的撞击地点并提供地质背景 。
DART还将搭载LICIACube , 这是一颗由意大利航天局贡献的立方体卫星 , 作为次级探测器 。 LICIACube重量仅有14公斤 , 长约30厘米 。 它将在星际航行期间被藏在母舰中 , 并将在撞击前10天左右被释放 。 它将利用自主导航系统飞越小行星系统 , 以见证DART探测器撞击Didymos , 并在事件发生后获取目标的图像和数据 。
DART探测器本身也将会自动运行 。 由于地球与探测器之间的距离造成了发送和接收指令之间的延迟 , DART必须自己定位小卫星 , 探测到一个完美的撞击点 , 然后适当地瞄准 。 这就是DART的智能导航派上用场的地方 。 这一自主光学导航系统将识别和区分这两个物体 , 并检测目标 , 然后引导探测器朝它驶去 。 令人惊讶的是 , 这一切都发生在撞击前一小时内 。 在2022年DART撞击期间 , 地球与Didymos系统之间的距离将接近其最小值 。 Didymos上一次如此接近地球是在2003年 , 下一次将是在2062年 。 这个时间允许科学家在碰撞后对Didymos系统进行更高质量的望远镜观测 。
这次撞击本身将是壮观的 , 类似于2005年的“深度撞击”任务 。 撞击的能量会挖出一个新的陨石坑 , 并将1万到10万公斤的小行星表面物质喷射到太空中 。 据估计 , 500公斤的DART探测器会以6.6公里/秒的速度撞击 , 并在0.4毫米的时间内改变Didymos的速度 。 这听起来并不很多但它会导致一个小小行星的轨道系统 , 随着时间的推移 , 这将导致一个大的转变 。 不过不用担心 , 即使存在很大的可变性 , 科学家们知道 , 即使发生这次碰撞 , Didymos的轨道也不会改变到与地球相交的程度 。
但如果有一颗小行星要飞向地球 , 那么这种提前足够早的微小推动就可以影响它的轨道 , 使它脱离碰撞轨道 。 在动力碰撞之前 , DRACO在DART上获取的图像将实时流回地球 。 在它的最后时刻 , DRACO将通过提供高分辨率的Didymos表面科学图像 , 帮助描述撞击地点的特征 。 LICIACube配备了两个光学相机 , 这将通知微型卫星的自动系统 , 在整个碰撞过程中发现和跟踪小行星 , 并在过程中获取科学数据 。 在这个阶段产生的所有数据将是验证通过这种方法移动小行星轨道的有效性的基础 。 它还将研究由撞击产生的羽流 , 特别是表征其结构、形态和演化 。
Hera是一个后续任务 。 它将提供一个详细的后影响调查 , 将把这个大规模的实验变成一个众所周知的和可重复的行星防御技术 。 Hera是欧空局对这项任务的贡献 , 它将于2024年发射 , 并将在2026年到达Didymos卫星 。 在到达这颗小行星后 , 它将对小卫星进行高分辨率视觉、激光和无线电科学测绘 , 以建立其表面和内部结构的详细地图 。 因为即使是最强大的望远镜 , Didymos和Dimorphos对于地球来说仍然只是一个光点 。 科学家将一遍又一遍地尝试测量光的亮度 , 建立光变曲线的细节和寻找亮度变化的影响 。
然而这项技术本身不是很有效地测量Didymos的变化对小行星的轨道造成的影响 。 欧空局在Hera任务中试图做的是对月球撞击坑和周围表面进行详细的“碰撞现场调查” 。 如果需要的话 , 收集到的数据将以数字的形式准确地反映出 , 我们能对地球上的小行星产生多大的影响 。 所以 , 如果我们得到了它 , 几乎所有你想知道的关于DART任务的信息 , 以及我们如何将潜在危险的小行星引离地球 , 我们都有可以知道 。
你认为NASA的这个计划会成功吗?欢迎在留言区说出你的看法 。
推荐阅读
- 关于鹦鹉螺的知识,造型可爱的‘活化石’
- “九星连珠”后地球会怎样?科学家已测出时间,距上次刚好1000年
- 为人类敲响警钟!57000年前的尸体重见天日,史前生物现身引发关注
- ?了解更多关于俘获离子量子计算的详细信息
- 私人公司也能训练宇航员,美国首个私人宇航员任务将于3月底发射
- NASA终于宣布国际空间站将坠毁,时间:2031年1月,地点:尼莫点
- 如果你在3月4日观察天空,也许,将望见一艘火箭的残骸坠入月球
- 印度月球轨道器紧急避让美国探测器,把自己给避让没了?说不清了
- 土壤农业化学家朱兆良院士逝世
- 宇宙到底有多大?科学家最新发现宇宙至少比可观测宇宙大25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