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格丽特在自己的视角里 , 道出了男性爱情故事的真相——大量的自我感动 , 自我遮蔽 , 以及自负人格爆棚后的过度解读 。
但很讽刺的是 , 相当一部分观众还是会“衷情”于前两种男性叙述 。
因为在某种程度上说 , 它确实也是“真”的 。
那是尚和贾仅能“看”到的 , 或者说愿意相信的 。
所以 , 我们或可说这是一部需要形式和内容 , 戏里戏外合谋去完成的电影 。
当观众以为这又是好莱坞万年不变的 , 流水的美女铁打的男明星套路时 。
大本 , 达蒙 , 司机三位一线大咖却反其道而行之 , 甘当反派绿叶 , 去衬托玛格丽特这朵红花 。
而另一面 , 当片中的玛格丽特已经作为受害者给出了真相 , 却还是会有观众坚信两个男性的叙述 。
不自知的在戏外跨越了1800年去“延续”这场疯癫的审判 , 更证明着诸如玛格丽特的故事永不过时 。
因为 , 一旦你下意识的站队 , 也就进入了导演罗生门式叙述的圈套 , 变成了故事中在竞技场上只会叫嚣的观众 。
那么 , 在玛格丽特被强奸 , 但丈夫以此为由头 , 和仇人展开拼杀的故事中 , 到底藏着怎样的因果联系呢?
那就是 , 当一个女人的伤疤成为战斗的起因 , 胜利的荣耀却归于男人 。
雷德利在这部电影中展示了权谋、荣誉、英雄主义 , 还有14世纪复合式盔甲的贴身肉搏 。
但以上种种 , 都和那句“强暴的真相并不重要 , 重要的是男人的权势”形成反讽 。
因为 , 谁都能看出来 , 真正重要的恰恰是在历史中被抹去的玛格丽特 。
她是丈夫完成个人英雄故事的一个踏板 , 只有活着才配被记录下来 。
也就和历史一样 , 是被人打扮的姑娘 , 更是胜利者的功劳簿 。
就像当我们说历史上似乎稀缺伟大的女科学家、女作家时 ,
却不得不承认 , 譬如勃朗特姐妹、伍尔夫、萧红等等都是被历史的叙述扫射后 , 冲出包围圈的几个零星火种 。
这就是雷德利用中世纪故事道出的事实 。
历史的宏大叙事在某种意义上说 , 也可以是仿劣质言情的自负骗局 。
那么 , 再进一步说 。
片中看似是反派的男人们也活在一个受骗的时代 。
他们被“骑士精神”的洗脑 , 看不到自己发誓效忠的国王是个冷酷顽劣的小孩 , 领主是个荒淫无度的莽夫 。
【84岁著名导演再出新作,果然还是熟悉的样子】而所谓的正义、忠勇、荣誉则都是虚伪的把戏和面子工程 。
就像塞万提斯用一个因看多了骑士小说而疯癫痴傻的堂吉诃德 , 来讽刺愚忠和谎言 。
而到了当下 , 这种无限膨胀 , 将自身欲望合理化的“骑士精神”又不知道变成了什么样?
也许就像影片失利的票房一样 , 思考这些问题已经太麻烦了 , 雷德利也预想到了 。
他把种种复杂的反转 , 全部在最后简化为一场你死我活的决斗 。
这也很符合现代世界的逻辑——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 再抓住其中的噱头去偷换概念 。
在审判中 , 玛格丽特是否被强奸并不重要 , 人们真正关心的是那一句句的质问:
“你有没有性愉快”
“你是不是觉得他很帅”
“谁赢了我们就相信谁”
最后 , 一切都会变成一场站队的狂欢 , 一场对受害者的盛大围猎 。
而如果雪崩了 , 每一片雪花都会是无辜的 。
所以 , 比起一个真相为何的结论 。
我们更应该警惕的 , 是不要成为一个不关心玛格丽特的死活 , 只兴奋的等待决斗的看客 。
如果真的事已至此 , 这个故事里便根本没有赢家 。
推荐阅读
- 为五元红包,五名男子竟大打出手,值得吗?
- 地球10万年前至少还有6种人类,为何最后,只剩下我们?
- 漫威宇宙越来越大,漏洞也越来越多,未来漫威将如何自圆其说?
- 豆瓣8.4,一桩载入史册的强奸案
- 遭抵制、被爆性骚扰、奖杯被退回,金球奖算是彻底要凉了!
- 李凡妮:伙同男友谋杀黑人前男友后,交4.5亿保释金,被无罪释放
- 有传言最早遇见毒液的可能是超凡蜘蛛侠所在的世界,你怎么看
- 《蜘蛛侠:英雄无归》:反派齐聚多元宇宙,蜘蛛侠系列的集大成者
- 浙江女子为90岁父母改造穿搭,换装完成后惊艳网友直呼:帅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