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天技术将超美?400公里外!神舟十三宇航员太空授课多难?



中国航天技术将超美?400公里外!神舟十三宇航员太空授课多难?


文章图片



中国航天技术将超美?400公里外!神舟十三宇航员太空授课多难?


文章图片



中国航天技术将超美?400公里外!神舟十三宇航员太空授课多难?


文章图片



中国航天技术将超美?400公里外!神舟十三宇航员太空授课多难?


文章图片



中国航天技术将超美?400公里外!神舟十三宇航员太空授课多难?


文章图片



中国航天技术将超美?400公里外!神舟十三宇航员太空授课多难?


文章图片



中国航天技术将超美?400公里外!神舟十三宇航员太空授课多难?


神舟十三号太空发来国际志愿者日祝福才受热议 , 我们又迎来了中国空间站的好消息!那就是“天宫课堂”即将开讲 , 这是中国空间站首次太空授课 , 也是中国空间站上的一个重要环节 。 当然 , 本次授课的主要人员就是神舟13号载人飞船的宇航员 。 在太空授课之中 , 与我们的地球授课完全不一样 。



在地球上 , 我们直接站在讲台上直接讲课 , 并且还可以拿个黑板来进行写 。 但是在太空之中就不一样了 , 要考虑的问题很多 , 例如:人体失重 , 使用的道具等问题 。 所以 , 地球上授课与太空授课完全是不一样的 。 下面我们来一步一步地了解 。



神舟13号神舟13号是我国继神舟12号之后的又一艘载人飞船 。 并且在进入太空之后 , 完成的最大的任务就是“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圆满完成首次出舱活动” , 总共经过约6.5小时的出舱活动 , 是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在太空之中执行舱外任务 , 叶光富是在舱内进行支持 。 而这次任务还有一个标志性的任务 , 那就是我国空间站首次迎来长时间女宇航员的太空行走 。



而除了这个任务之外 , 宇航员们其实任务还很多 。 太空出舱活动还要开展机械臂辅助舱段转位、手控遥操作等空间站组装建造关键技术试验 , 同时 , 太空出舱也并非只进行一次 , 预计要进行2到3次 。 进一步验证航天员在轨驻留6个月的健康、生活和工作保障技术 。



进行航天医学、微重力物理领域等科学技术试验与应用 , 同时 , 还将开展多样化的科普教育活动 , 而这个活动就是我们上面说的“天宫课堂”即将开讲 , 神舟13号即将执行这个过程 , 让大家看看 , 在太空授课是什么感觉 。
当然 , 在太空授课的难度可能还是不小 , 前面我们就已经明确说明了 , 需要应对的问题很多 。



神舟十三宇航员太空授课有多难?当然 , 太空授课并非是第一次 , 但是中国空间站将进行首次太空授课 。 在2013年的时候 , 我国航天员王亚平在聂海胜、张晓光协助下进行了首次太空授课 , 演示了质量测试、单摆运动、陀螺运动、制作水膜与水球等实验 。 而这次是我国空间站的首次太空授课 , 是站在400公里天外进行讲课 。



首先 , 在技术方面的挑战就是一个难度 。 我们需要保持通信链路的畅通 , 要保证视频清晰不出现卡顿 , 所以需要“天链”中继卫星、空间站、地面测控站密切配合 。 相当于是“信号”的优越度、连接度等问题 , 都需要达到高度融合的状态 。
这个就如大家上网一样 , 如果网速太差 , 跟不上节奏 , 就会出现缓存 , 卡顿现象 。 而这个难度我们必须克服 。



第二个问题就是 , 使用的教具问题 , 与地面的差别很大 , 在太空授课的时候 , 我们需要考虑教具重量、体积都有限制 , 需经特殊设计和考虑等问题 , 并不是类似于大家看到在地球上一样 , 稳稳地道具在那里不动 , 我们都知道 , 空间站在运行 , 并且属于“失重”或“微重力”的空间之中 。
同时 , 教具在运送过程中 , 还会经历超重和剧烈振动的恶劣环境 , 因此要事先对教具进行振动实验等考核 。



同时 , 还有在授课之中需要考虑镜头的稳定 , 人在授课之中所保持的稳定性等等 , 这些都让太空授课的难度提升了 。 所以 , 其实太空授课并非我们想得那么简单 。 但是 , 作为中国最优秀的航天员 , 我们也相信他们能够出色地完成任务 。 这也将再次展现中国航天的实力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