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冰下890米,神秘生物被科学家发现,或改变对地外生命的看法( 二 )


然而未知总会吸引无数人不断地探寻 , 尽管从气温环境以及曾经的生命要求来看 , 南极洲深处以及冰层之下存在生命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 但科学家们依旧不愿意放弃这一丝微小的可能性 。
正因如此 , 各国科学家都开始尝试对南极深处以及南极冰层之下的湖泊进行调查研究 。 2013年 , 来自英国的考察团队针对曾经在南极西部冰盖之下890米的埃尔斯沃斯湖展开调查研究 , 希望能够通过收集水样来观察是否有生命在此存在 。

通过炸药炸开冰层 , 然后使用经过消毒以后的工具深入冰下的方式 , 科学家们最终成功收集到来自冰下仅一千米处的水样 。 让科学家们没有想到的是 , 在如此低温的冰水之中 , 竟然还有细菌的存在 。
尽管以平均数值来看 , 埃尔斯沃斯湖中每一毫升的细菌数量大概只有1万个 , 甚至还没有达到普通海水中每毫升100万个微生物的1% , 但这个发现足以完全颠覆人们对传统生命要求的认知 。 要知道在冰下将近千米的深度 , 不仅温度低过人们的想象 , 能量的吸收也极为困难 。

以我们人类为例 , 假设是生存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之中 , 那我们除去要有抵抗恶劣环境的能力之外 , 至少还要保证自己能够有足够的能量摄入才行 。 如果能量摄入都没法保证 , 人类的生存时间或许只在3到7天左右 。
而埃尔斯沃斯湖中的细菌同样如此 , 在能够抵抗如此恶劣环境的条件下 , 它们还必须要有吸收外界能量并保证自身能量不受损耗的能力 。 一旦任何一方面没有满足 , 细菌的最终归宿也只有可能是死亡 。

由此可以想象 , 当生命能够同时满足以上几点 , 并单凭自身的能力抵抗外界低温侵袭的时候 , 科学家们究竟会有多么的惊讶 。 不仅如此 , 既然在地球南极冰层深处这样恶劣的环境条件下 , 生命依旧有存在的可能 , 那么在地外的某些星球中 , 生命自然也会有同样存在的可能 。
地外生命
【南极冰下890米,神秘生物被科学家发现,或改变对地外生命的看法】自人类记事以来 , 就从来没有放弃过对太空领域的想象和探索 。 以我们国家为例 , 有关月球的神话故事就数不胜数 , 像吴刚伐桂、嫦娥奔月等故事 , 至今依旧为人称赞不已 。 而到了近现代社会之中 , 当人类开始真正拥有一定的科技能力展开太空探索之后 , 人们也开始期待真正的外星生命的存在 。

只可惜时至今日 , 人们依旧没能发现任何外星人存在的证据 。 即便在人类探索太空的历史上 , 曾经出现过无数的奇闻轶事 , 可绝大多数都只是想象或者现象 。 更重要的是 , 当相关宇宙理论提出以后 , 人类发现外星人的可能性变得越来越低 。
以“大过滤理论”为例 , 不少科学家认为在生命发展的过程中 , 外星人或许早已在其中的某一个阶段被淘汰 , 而我们人类也仅仅只是宇宙生命中的一个意外而已 。 也正因如此 , 所以即便存在十分著名的“费米悖论”(费米悖论:一定数量级的星系、恒星以及行星条件下 , 生命存在是必然的 , 然而人类至今没能发现任何生命存在的迹象) , 我们也不可能发现生命 。

可事实上 , 无论是大过滤其理论还是费米悖论 , 研究对象都是外星人而并非外星生命 。 也就是说 , 外星人是否存在虽然是无法确定的 , 但外星生命的存在却是必然 。 而当南极洲冰下湖泊这样恶劣的环境中都发现生命存在的证据以后 , 某些环境十分极端的星球中自然也有可能出现细菌层级的生命 。
相同环境的木卫二
在所有地外天体中 , 与南极洲冰下湖泊环境最接近的地方就是木卫二星球 。 1610年 , 伽利略通过自制的天文望远镜首次发现了木卫二的存在 。 只不过在那个时候 , 由于望远镜的发展还停留在十分原始的地步 , 所以伽利略仅仅只是知道木卫二的存在 , 却并不了解木卫二的具体环境究竟如何 。

等到哈勃太空望远镜出现以后 , 科学家们才终于观测到木卫二的真实画面 。 它完全就是一个巨大的冰球 , 表面被厚度在千米之上的冰层覆盖 , 内部则是辽阔无比的海洋资源 。 相比于名称带水的“水星” , 其实木卫二反而更适合这个名称 。
如果仅从外观上来看 , 其实木卫二和地球的南极洲并没有多大的区别 。 那么在南极洲中都会有细菌生命出现的情况下 , 木卫二出现生命也是很有可能的 。 可能有人会疑问 , 既然木卫二的表面全部都是冰层 , 科学家们又是如何观测到“冰下海洋”的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