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卧底世纪佳缘,揭秘红娘如何“诈骗”,触犯了哪些法律法规?



记者卧底世纪佳缘,揭秘红娘如何“诈骗”,触犯了哪些法律法规?



近日 , 一篇《卧底世纪佳缘|会员隐私随便看 , “诈骗就当没看到”》报道中 , 揭露了世纪佳缘网销售红娘利用后台“捞取”会员的浏览记录和聊天记录等隐私信息 , 正是通过这些信息 , “红娘”们勾勒出会员心仪的对象 , 随即展开“话术”攻势 。
据@澎湃新报道称 , 他们的记者经过短期培训 , 入职世纪佳缘一家线下VIP服务中心(直营店) , 成为一名以电销为主的婚恋销售(以下称为销售红娘) 。 记者卧底调查期间发现 , 该行业的销售岗流动性大 , 所谓的“资深红娘”其头衔和学历资历等身份多为自我“包装”作假而成 。
律师解析:该行为涉嫌违法 , 性质极为恶劣
早在2020年11月 , 世纪佳缘、我主良缘等13家婚恋服务企业就联合签署《深化企业自律 共筑行业诚信——13家婚恋服务企业倡议书》 , 承诺将健全和完善用户服务协议及用户隐私保护政策 , 杜绝违法违规收集使用用户个人信息行为 。
但据调查 , 在个人信息保护法11月1日施行的第二天 , 世纪佳缘便在官网便公布并生效了一份更新后的“世纪佳缘隐私保护政策” 。 戏谑的是 , 世纪佳缘“转手”就将会员的个人私密信息“公开”给了销售红娘 。
碧海法商认为 , 婚恋平台这一行为 , 明显超过了平台合理的商用目的 , 属于“过度收集个人信息”行为 , 且未通过“显著方式”向用户履行告知义务 , 触犯《个人信息保护法》第六条规定 。
根据规定 , 处理个人信息应当具有明确、合理的目的 , 并应当与处理目的直接相关 , 采取对个人权益影响最小的方式 。 收集个人信息 , 应当限于实现处理目的的最小范围 , “不得过度收集个人信息 。 ”
同时 , 其不合理的收集、存储行为 , 也极有可能触犯了《数字安全法》和《网络安全法》的相关规定 。 “至于具体违反了哪些条款 , 要看平台的具体技术行为来认定 , 目前下不了判断 。 ”
其次 , 鼓励企业为用户提供“精准服务” , 前提是不损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不违反现有法律法规 。 用户私下沟通内容及个人偏好 , 暴露用户的消费习惯及个人信息 , 属于高度敏感的隐私信息 。 平台这一“偷窥”行为不仅触犯《个人信息保护法》涉及到的“敏感个人信息的处理规则” , 还违反了《电子商务法》及《民法典》“个人隐私权”的相关保护条款 , “性质极为恶劣 。 ”以信息服务为核心的互联网企业 , 更不能忘本逐利 , 将用户的信息安全暴露于未知的风险之中 。
另外 , 出售公民个人信息 , 情节严重可能涉嫌触犯《刑法》第253条的规定 , 涉及刑事责任 。
根据《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
违反国家有关规定 , 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 , 情节严重的 , 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 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 , 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 并处罚金 。
违反国家有关规定 , 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 , 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的 , 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
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 , 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
网络领域“失范行为”的治理应该综合施策 , 管控结合、惩防并举 , 同时充分利用社会资源 。 对社交平台的规范 , 除了完善法律法规 , 加大监管处罚力度 , 还应该发挥行业组织的作用 , 制定数据安全行为规范和平台规则 , 加强行业自律 。 同时 , 也应该完善用户反馈机制和投诉、举报渠道 , 强化社会监督 。
对此类“精准营销”的打击 , 一方面应在源头上遏制婚恋平台的违法处置信息数据的行为 , 依法惩处 , 切断利益链条;另一方面 , 针对从业人员非法获取、使用信息的行为 , 也应该依据相应的法律法规进行严惩 , 从而双管齐下、实现治理目的 。
我是碧海法商 , 关注我 , 带你了解更多法律知识!
【记者卧底世纪佳缘,揭秘红娘如何“诈骗”,触犯了哪些法律法规?】(如有侵犯版权 , 请联系碧海法商删除!)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