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悲!“梅姨案”被拐儿找回后将生母拉黑!



可悲!“梅姨案”被拐儿找回后将生母拉黑!


文章图片



可悲!“梅姨案”被拐儿找回后将生母拉黑!


文章图片


杨家鑫被找回之后 , 在警方的安排下 , 他与亲生母亲夏先菊见了一面 , 但这一面 , 并没有弥补回他们之间错过的亲情 , 决定还是和养父母一起生活 , 他至今没有回过四川 。 更让夏先菊伤心的是 , 不知何时 , 儿子已经把她拉黑了 。

夏先菊:“我只是想像一个朋友那样关心一下 , 可是他都把我拉黑了 , 我只能从他的养母手里面聊天那些知道一些情况” 。九个家庭中 , 被找回的五个孩子有两个回到了亲生父母的身边 , 有三个选择在养家生活 。 而其余的四个家庭 , 依然走在寻子之路上 , 期盼着与孩子团聚的时刻 。

可以说 , 被拐的孩子在事发时几乎都是处在幼年记忆并不完整、认知情感发育不完善的阶段 ,
如果孩子能在买家家中得到正常养育 , 被拐孩子大概率会更倾向于认可买家而不是生父母:
因为对孩子来说 , 他几乎所有后天的情感纽带都是基于买家而形成
让任何人斩断自己成长中差不多最重要的情感联结 , 几乎都是不可能做到的 。

如果买家在养育过程中还对被拐孩子给予超过身边人的关爱 , 这就会进一步强化纽带联结 ,
【可悲!“梅姨案”被拐儿找回后将生母拉黑!】让所有类似的孩子面临“选择困难”:
“我到底要回归血亲身边 , 还是继续接受买家的养育?”
特别是很多被拐人找到的时候早已成年 , 更会站在成人的角度思考问题——
甚至权衡哪种选择对自己更有利:
因为血亲一方虽然有着天然联结 , 但时隔多年 , 对这样的人来说再去相认可能反而成了“强扭的瓜” , 没什么味道还不能甩掉 , 位置挺尴尬的 。
人生里面 , 什么最重要?
——记忆
这是无形 , 但是最有感知的一样东西 。
被拐孩子可能早晚会被找回 , 但找回的孩子 , 大概率已经不是那个丢失前的孩子了 。 说句有些打击的话 , 被拐儿童的家庭在面对重逢时 , 很大概率会面临“希望越大 , 失望越大”的窘境 。

辛辛苦苦找自己被拐的孩子 , 虽然又苦又累 , 但好歹有个盼头 。 没想到找到后 , 却被孩子拉黑或不肯回到身边 , 那种感受更让亲身父母绝望 。
什么养父母、养育之恩 , 他们不配 , 不要侮辱了养父母这个词 , 他们就是潜在的元凶 。
因为没有需求就没有买卖 , 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 , 这一切都是由他们而起
强烈建议买卖同罪 , 只有这样才可能天下无拐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