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初国民党四大元老是谁 他们的下场如何
上世纪初 , 国民党有“四大元老” , 他们分别是:张静江、蔡元培、吴稚晖、李石曾 。又称“国民党党国四老” 。1924年 , 国民党一大上 , 李石曾和吴稚晖被选为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 。1926年 , 张静江和蔡元培也入选监委 。
张静江:随驻法公使孙宝琦出国任驻法商务参赞一职并开始在国外经商 , 同时在轮船上认识了后来的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 , 之后从经济上给予孙中山支持 。他还帮助蒋介石登上了人生巅峰 。孙中山称之为“革命圣人” , 蒋介石则称之为革命“导师” 。
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 , 张静江与大权独揽的蒋介石矛盾日深 , 后因与蒋介石亲信陈果夫、黄郛等人冲突 , 1930年被免职 。从此淡出政坛 , 1950年病逝于纽约 。
蔡元培:中国著名革命家、教育家、政治家 , 中华民国首任教育总长 。1916年12月26日出任北京大学校长 , 革新北大 , 开“学术”与“自由”之风 , 1920年至1930年任中法大学校长 。
蔡元培 , 字鹤卿 , 又字仲申、民友、孑民 , 乳名阿培 , 并曾化名蔡振、周子余 , 汉族 , 浙江绍兴山阴县(今浙江绍兴)人 , 原籍浙江诸暨 。革命家、教育家、政治家 。民主进步人士 , 国民党中央执委、国民政府委员兼监察院院长 。中华民国首任教育总长 , 1916年至192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 , 革新北大开“学术”与“自由”之风;1920年至1930年 , 蔡元培同时兼任中法大学校长 。他早年参加反清朝帝制的斗争 , 民国初年主持制定了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第一个法令——《大学令》 。
北伐时期 , 国民政府奠都南京后 , 他主持教育行政委员会、筹设中华民国大学院及中央研究院 , 主导教育及学术体制改革 。1927年3月28日组织、发起“护国救党运动” , 揭开4.12屠杀序幕 。1928年至1940年专任中央研究院院长 , 贯彻对学术研究的主张 。蔡元培数度赴德国和法国留学、考察 , 研究哲学、文学、美学、心理学和文化史 , 为他致力于改革封建教育奠定思想理论基础.1940年3月5日在香港病逝 。葬香港仔山巅华人公墓 。
吴稚晖:联合国"世界百年文化学术伟人"荣誉称号获得者 。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书法家 , 中央研究院院士 。1902年加入上海爱国学社 , 曾参与《苏报》工作 。1905年在法国参加中国同盟会 , 出版《新世纪》报 , 鼓吹无政府主义 。1924年起任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国民政府委员等职 。1927年支持蒋介石反共清党活动 。
1953年卒于台湾 。上世纪50年代他位于台北市敦化北路跟南京东路交叉口的铜像是台北市的地标之一 。
李石曾:国际著名的社会活动家、中国近现代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家和教育家 。促建故宫博物院、创办中法大学、上海及日内瓦中国国际图书馆、世界社报刊、中国农工银行、中法工商银行、世界书局、中央研究院、北平研究院、等60多项事业 , 在新闻出版、科学研究、戏曲文化、教育实践和社会公益上都有所建树 。尤其是倡导赴法勤工俭学运动轰动一时 。留法勤工俭学运动还为中国的政治、教育、科技、文化、艺术等领域造就了大批栋梁之材 。除此之外 , 抗日战争期间李石曾不惜重金设海外通讯社、聘用法国高级采访人员揭露日法西斯恶行 。
【上世纪初国民党四大元老是谁 他们的下场如何】1956年定居台北 , 1973年9月30日病逝 。
推荐阅读
- 鲁国干不过齐国?建国之初就有人预言
- 元旦本指大年初一 何时改为一月一日
- 溥仪人生中两次离婚案 民国初年离婚热潮的巅峰
- 贾宝玉初试云雨是出自于袭人的引诱吗?
- 初唐四杰”杨炯曾不服气排名在王勃之后
- 西晋初年的八王之乱 给后来的五胡乱华提供契机
- 细数汉初80年的帝国对外历程 从孙子到霸主之路
- 清初疑案 康熙为何三十年不葬祖母孝庄皇太后?
- 国民党有多腐败 南京中上级人员每晚白吃酒宴
- 民初国学大师的生意经 梁启超实业投资遍全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