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珅蛰伏之路很漫长 初次参加八旗科举考失败( 二 )


和珅精通满、蒙、汉、藏四种语言文字 , 对《四书》《五经》亦能倒背如流 , 写八股文也是轻车熟路 , 然而命运之神却同他开了一个玩笑 , 在戊子科乡试中竟然名落孙山 。
【和珅蛰伏之路很漫长 初次参加八旗科举考失败】自开八旗科举以来 , 乡试的录取名额一直在减少 , 乾隆九年所定的名额只是顺治八年的百分之五十五 , 而应试者却比以前大为增多 , 这就使得一些有才华而非显赫家庭的子弟难免落第的厄运 。对考官来说 , 总要把有限的名额用来“纳结权贵” , “其间未必尽纳贿” , 量在权衡取舍时 , “爵高者必录 , 爵高而党羽少者乙之 , 财丰者多录 , 财丰而名不素者又将乙之” 。因而自清初以来 , 因次科考“所中大臣子弟居多” 。三等轻车都尉的世职 , 在权贵云聚的帝都实在多如牛毛 , 或许这正是和珅落第的真正原因 。尽管科举考试并不是八旗子弟入仕的惟一途径 , 然而落第毕竟使得相当自负的和珅极为不快 , 以至留下“翻悔归来增怅怏 , 人间谁复是知音”的诗句 , 但和珅并未因此而自暴自弃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