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何进为何要靠董卓来除掉十常侍?

为什么说何进让董卓进京来消灭十常侍是错误的选择 , 何进本身就有兵 。小编觉得何进犯了两个错误:
第一
【三国演义中何进为何要靠董卓来除掉十常侍?】从权力制衡的角度来说 , 不该诛杀十常侍 , 杀领头的即可 , 任何成功的政治家最重要的素质就是要清楚他所处时代的政治力量对比 , 以及那个时代绝大多数人的政治诉求 。咱们看看何进掌权的时候的政治力量 , 当时的朝廷有三股势力
宦官
这是皇帝的私人力量 , 主要是蹇硕的西园八校尉与十常侍 , 百官自然畏惧宦官
以袁绍家族为主的世家大族
董太后为主的外戚势力
由于刘辨与刘协的皇位之争 , 董太后与何皇后两股势力已经势同水火 , 所以 , 何进消灭董太后是正确的(何进借助于世家大族的力量消灭了董太后的外戚势力)
何进尽管掌握兵权 , 但是出身贫寒、根底也浅 , 始终没能建立自家班底 , 也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盟友;所以 , 对于剩下的两股势力 , 何进的策略应该是联合之一对付另外一个(这个联合的对象视情况而定 , 谁作恶 , 就联合另外一方对付他) , 而非彻底消灭一派;
所以 , 对待宦官 , 曹操的观点是对的 , 用一狱吏足矣 , 就是惩处为首的 , 然后控制西园八校尉 , 控制性利用宦官来对付官僚 。
而何进的想法是彻底铲除宦官势力 , 姑且不说铲除本身的变数(何进本人就是因为宦官困兽犹斗而被杀的) , 即使铲除成功 , 自己也将受制于世家大族;
想想同是寒门出身的曹操 , 他们的根底绝对比何进强 , 都没控制住世家大族 , 你何进有何德何能能控制司马懿这样的人?比何进差不了多少的董卓又有何能耐控制王允这样的门阀?
政事不同于个人修为 , 是妥协艺术 , 是各方利益博弈的棋局;因此 , 施政要想有所作为 , 就不能仅凭道德上的居高临下 , 一味的偏执强硬;
遗憾的是 , 执政能力差的人大多是根据直观判断去选择成本最低收效最好的活动方式(蛮干) 。问题在于 , 受制于知识量和搜集信息的欠缺 , 他们根本不可能预见到这样做的社会反应—最终的结果是纳什均衡点而非是帕累托最优 , 这个结果恰恰是自己最不愿意选择而且最担心的结果;
历史毕竟不以一个人的意志为转移 , 个人只是在顺应历史的条件下才可能发挥作用 。一旦他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历史 , 逆潮流而行 , 那么无论他曾经多么叱咤风云 , 终究会落为孤家寡人 。任何试图依靠个人的政治权力来改变社会政治力量格局的企图都是注定要失败的;何进试图消灭十常侍 , 从一开始就注定了失败的命运
何况 , 利用袁绍与董卓的力量本身是与虎谋皮 , 这就如皇帝利用开国功臣的力量消灭外戚一样 , 看起来英明伟大 , 其实是为他人做嫁衣;还有汉朝的朱虚侯刘章第一个发难 , 并与开国功臣联手诛灭了吕氏一族 , 最终当皇帝的却是外戚势力最差的刘恒(汉文帝)
第二
即使要诛杀十常侍 , 手段不对 , 
1)最简捷的办法是直接用自己的兵直接诛杀十常侍 , 就如袁绍后一样;这样可以减少黑天鹅事件的发生 , 何进为什么不这么做?
担心得罪何皇后;遗憾的是 , 何进没有想明白兵权在自己手里 , 怕什么
2)如果何进没有私心 , 可以招宗室亲贵比如幽州牧刘虞领兵入京(刘虞绝对不会乱政);何进为什么不招刘虞?
刘虞是宗族 , 刘虞进京之后 , 何进会大权旁落;而董卓是自己的下手 , 何进认为自己能控制(遗憾的是 , 自己被杀 , 否则 , 东汉不会出乱子 , 所以 , 何进召董卓进京是有私心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