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类使用石英砂岩制作串珠饰品来做装饰
被誉为“东方人类的故乡”的泥河湾盆地又有考古新发现 。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博士关莹14日透露,他们在距今约1.6万年的马鞍山遗址发现了古人类使用石英砂岩制作的串珠装饰品,为研究中国北方宗教起源、美学起源提供了重要资料 。
【古人类使用石英砂岩制作串珠饰品来做装饰】马鞍山遗址位于泥河湾盆地中部西水地村西南,属于虎头梁遗址群的一部分,距今约1.6万年 。
“东方人类探源工程——泥河湾2016年工作汇报会”于13日开幕 。负责马鞍山遗址现场发掘工作的关莹介绍了有关情况 。她说,他们在该遗址发掘出上万件石制品、碎骨、动物牙齿、炭屑、鸵鸟蛋皮装饰品、染料、植物种子等遗物 。“其中,2016年发掘出土了与鸵鸟蛋皮装饰品在大小、形态、方式上一模一样的石英砂岩装饰品,直径0.5厘米以内,表面附着红色染料,应该是赭石或者是红色的砂岩 。”
此外,在马鞍山遗址新近发掘的石器遗物中,被认为只在该遗址旧石器时代出现的细石叶技术在全新世地层中被发现,这为中国北方乃至东北亚地区细石叶技术的起源、扩散等科学问题增添了新的坐标和证据 。
关莹介绍,这批加工精致的细石叶石器宽度多在0.5厘米以内,细小而锋利 。“此前细石叶技术在泥河湾盆地的其它地点也被发现过,该技术在旧石器时代结束后并没有消失,生命力非常顽强 。”
关莹称,在以往发掘并没有发现磨制石器,但该遗址处于新旧石器时代过渡的关键时期,不排除有磨制加工材料的可能性 。为验证猜测,考古队在火堆遗迹旁选取了具有磨光面的砾石断块表面,后经实验室提取,发现了加工植物遗留下来的淀粉粒 。“种种迹象表明,该遗址并非单纯的旧石器时代遗址,古人类在该遗址的活动可从旧石器时代一直外延到唐、宋、辽、金时期,是被古代人类频繁利用的一个区域 。”
泥河湾遗址群是世界最早的人类发源地之一,分布在河北阳原县桑干河两岸,因具有国际地质考古界公认的第四纪标准地层、丰富的哺乳动物化石和人类旧石器遗迹而闻名于世,是能与东非奥杜威峡谷媲美、对“非洲单一起源论”提出挑战的世界级人类文化宝库 。
推荐阅读
- 秦朝使用什么文字?
- 日本自平安时代起曾大量使用中国铜钱
- 岳飞使用的武器是什么?岳飞的长枪是怎么来的
- 揭秘上古战神刑天使用的武器是什么
- 探秘古人类饮食文化 他们都吃些什么东西?
- 汉字在朝鲜半岛的兴衰沉浮 朝鲜为何要使用汉字
- 古代女子来月经使用的工具 草木灰和卫生带
- 春秋战国科技 铁器的普遍使用与社会大变革
- 南昌会战日方充分的准备 战场上首次使用闪击战
- 历史上最早使用空城计是谁 三国诸葛亮不是第一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