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工作狂狄仁杰 每天竟然断案40余起

“神探”是狄仁杰在很多人脑海中的印象 , 但这距离真实的狄仁杰有不少差距 。在史籍中 , 他是知人善任、能力超群的政治家 , 是再造唐室的大功臣 。
根据史料记载 , 狄仁杰由明经科中第 , 从此踏上仕途 。按照唐代规定 , 明经科上来的人 , 根据考试成绩 , 授予不同品级的官职 。狄仁杰被派到汴州担任判佐 , 是个从七品下的官 。很快他就遭受了仕途上第一个打击——有人向上级诬告他 , 这让他经历了不大不小的一番折腾 。此事由时任河南道黜陟使的阎立本来处理 。
【揭秘工作狂狄仁杰 每天竟然断案40余起】唐代前期为了监察地方官 , 经常派遣官员担任黜陟使 , 不定期巡察各地 , 惩处违法官员 。阎立本把这个事审查了一番 , 得出了结论——狄仁杰不但不是个坏官 , 而且是个大大的好官 。于是他找来狄仁杰 , 对他说:“仲尼云:‘观过知仁矣 。’足下可谓海曲之明珠 , 东南之遗宝 。”大致意思是人的品性不同 , 看这个人犯的过错 , 可以看出这个人是个什么样的人——从你狄仁杰的所谓过错来看 , 你是个好官 , 是被埋没的珍宝啊!
于是 , 狄仁杰非但没有受到处分 , 反倒升官了 , 阎立本保荐他担任了并州都督府法曹参军 , 这是个正七品上的官职 , 狄仁杰因祸得福了 。担任法曹这样的官职对狄仁杰来说是个极好的锻炼 , 日后他断案的能力极有可能就是在并州培养起来的 , 在这里他工作了10年以上 , 为他日后的行政生涯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
上元二年(675年) , 他被调到了长安担任大理寺丞 。由法曹到大理寺丞 , 都是司法官员 , 他获得此职 , 一定是因为在法曹任上的杰出表现 。可见历史上狄仁杰善于断案的美誉不是浪得虚名 。当了大理寺丞后不久 , 狄仁杰就创造了一年断案1.78万起的纪录 。这意味着一年不休息的话 , 平均每天要断案49起 。审理卷宗不是看小说 , 我敢担保多数人看小说的速度都没这么快 。后来 , 狄仁杰那个神探的美名 , 就与他在地方和大理寺善于断案有关系 。
后来 , 因为出色的工作能力 , 狄仁杰得到了高宗的赏识 , 从大理寺丞升任侍御史 , 后来又担任过宁州刺史、冬官(工部)侍郎、洛州司马等 。在武则天天授二年(691年)9月 , 62岁的狄仁杰第一次被任命为宰相 。
但没过几个月 , 狄仁杰就因酷吏来俊臣的诬告“谋反”被捕入狱 , 还差点死掉 , 虽然后来真相大白 , 武则天却不肯完全为他平反昭雪 , 贬他到彭泽去担任一个小小的县令 。
史书上没有记载狄仁杰在彭泽县的所作所为 , 只有《新唐书》里留下了短短的6个字:“邑人为置生祠 。”为活人建立的祠堂就是生祠 。古人在表达对某个官员的深厚感情的时候 , 会凑在一起建个德政碑 , 在该人去任的时候进行欢送或者挽留 , 而建立生祠则是老百姓表达自己感情最强烈的手段了 。狄仁杰在彭泽县的时间一共是两年多 , 并不长 , 但是以狄仁杰一贯的仁政思想和敬业精神来说 , 他一定在任期内兢兢业业 , 为彭泽县老百姓办了许多的好事 , 老百姓对他感恩戴德 , 所以才有了这座生祠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