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千年悬棺之谜 中国古代有哪些奇特的葬式( 二 )


除此之外,从其它悬棺中发现的殉葬品还有史料、麻布、药物之类 。在五六十年代发掘的瞿塘峡口南岸四川巫山县大溪(系母系氏族后期遗址)墓葬群中,死者有枕石斧、石锄的,有戴玉块、玉环、耳坠、蚌圈、蚌环、骨锣装饰品的 。更有奇者,头下枕的是鱼,嘴里衔的是鱼,两手握的是鱼,身体两侧放的是鱼 。看其葬品,便知其人(包括职业、地位、富有程度) 。
由此不难看出:枕石斧、石锄的是农夫;戴玉块、玉环、耳坠、蚌圈、蚌环、骨锣的是富贵之女;头下枕鱼、嘴里衔鱼、手里握鱼、身边放鱼的是渔夫...... 。在四川巫山大宁河小三峡滴翠峡有一船棺,不难看出死者生前是打鱼为生的,其殉葬品不外乎是鱼网、鱼钩之类 。想必是:在世有福阴有福,九泉之下恋人间 。
4.悬棺的安放解谜
那悬棺是怎样搁置上去的呢?据考证,方法有三:一是据史料载,古时前辈老人死后,后人“尽产为棺,于临江高山半肋凿龛以葬之,自山下悬索下柩,弥高者以为尽孝” 。二是沿岩壁修道凿穴,将死者葬于洞穴,葬后怕人盗墓或损坏,将其通道毁掉 。三是从山脚用木搭架,采用滑轮升降方式,将棺木置于洞穴中,葬后将木架撤掉 。
5.悬棺后续
悬棺之所以让人有神秘、魔幻的感觉,成为所谓“千古之谜”,最根本的原因是:悬棺到底是怎样“悬”上去的?在一本叫做《朝野佥载》的书中,提出了一种假设:尸棺先抬到悬崖绝顶,再悬索缘桩往下放 。证之于悬棺现场所见,此说难以成立 。试想,悬棺多在悬崖的半腰,距顶甚远,且多置放于崖部面的凹陷处,怎么“往下放”?在另一本《岭表纪蛮》的书中,又提出了另一种设想:“筑土为台,运棺其中,事后台卸土撤,而棺乃独标岩际 。”说的有些道理,同样以悬棺现场情况参证,其不可操作性就暴露了 。还有一说,即前面提到的周梦云的论证,其可以质疑处已由陈一得先生提出来了 。“千古之谜”,有些费解,但费解与神魔不是一回事 。
为何古人要把自己葬在悬崖上?对这种悬棺这葬式如此兴致盎然,难道因为什么玄机?其实真说出来来挺让人无语的!在古籍《云南志略》云:“人死则棺木盛之,置之千仞巅崖,以先堕者为吉”原来不遗余力地爬上去只不过是为了堕下来,为了尽快地堕下来 。古人的想法有时真的很独特啊!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