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家民族资本企业兴衰:张作霖父子成其大股东
中国第一家民族资本企业——
峄县中兴矿局的兴衰
一份奏折 , 兴起一座矿局;一座矿局 , 建起一条铁路;一条铁路 , 带动一家公司;一家公司 , 引来一批高官 。他们是:黎元洪、徐世昌、张作霖、蒋介石、张学良……请看发生在山东枣庄的一段历史传奇——
1875年 , 光绪皇帝收到直隶总督李鸿章、两江总督沈保贞的奏折 , 建议开采枣庄煤矿 。枣庄是鲁南著名的煤炭基地 。
光绪皇帝朱笔一挥:“开采煤铁事宜 , 着照李鸿章、沈保贞所请 。”枣庄从此逐步发展壮大 。清末民初 , 枣庄还是一个集 。1928年建镇 , 后逐步发展为一座城市 。一切 , 源于煤炭 。
山东第一家民族资本企业在枣庄诞生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 清政府内外交困 。洋务派主张采取官办、官督商办、官商合办等方式发展新型工业 。李鸿章是主要倡导人之一 。
发展工业 , 离不开煤炭 。1878年春 , 李鸿章派山东东明知县米协麟、候补知县戴华藻来到枣庄 , 创办了由官僚、富商和地主合资的“山东峄县中兴矿局”(那时枣庄属兖州府峄县管辖) 。
山东也是中国第一家(官督商办)民族资本企业由此诞生 。戴华藻被任命为矿局总办 。
然而 , 矿局开办伊始 , 仅募得资金2.5万两 , 可谓杯水车薪 。不比不知道 , 和它差不多同时创办的开平矿局 , 开办资金80万两 。比它创办稍晚的徐州利国煤矿 , 其资本也有10万两 。
因资金短缺 , 中兴矿局无钱购买机械开采设备 , 仍沿用传统的土法开采 , 试开了三座小井之后 , 终因排不干积水而停止 。
1880年春 , 戴华藻邀请张莲芬前来合作 。张莲芬不仅是李鸿章的重要幕僚 , 还是李鸿章的义婿 , 历任直隶候补道、山东兖州漕济道、山东盐运史等职 。张莲芬欣然应允 , 由此成为中兴矿局第一任总经理 。
他人脉甚广 , 会同一批同僚在上海、天津等地筹集股银5.6万两 , 陆续买来新式抽水机和提升设备 , 1881年底正式投入使用 。
矿局由此起死回生 。至1882年9月 , 日产煤已达120余吨 。但因赋税严重 , 竞争不过进口煤 , 致使销路不畅 。怎么办呢?
上书李鸿章请求减免税赋
1883年初 , 张莲芬联合一些股东上书李鸿章 , 请求减免税赋 。李鸿章随即于同年7月13日上奏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至课税之旺 , 系乎销煤之畅;欲广销路 , 宜轻成本;欲轻成本 , 宜减税则 。”并提出对于中兴矿局所出煤炭“每吨完出口正税银一钱” , 其余税收一律减免 。
他的建议得以恩准 。中兴矿局遂轻装上阵 , 发展迅猛 。不难看出 , 要钱要物 , 不如要政策 。
张莲芬主持中兴后 , 励精图治 , 三项大手笔奠定基业:建第一大井;修枣台(枣庄—台儿庄)铁路;建自备发电厂 。
单说铁路 。随着产煤量的增加 , 运输成了制约公司发展的一大难题 。当时都是用马车或牛车运到台儿庄 , 然后下京杭大运河 , 效率低下 , 成本提高 , 对煤矿发展极为不利 。
要想富 , 先修路 。1899年 , 张莲芬给直隶总督裕禄建议:“必须在枣庄修造铁路直达台儿庄 , 令所出之煤 , 悉由运河码头运销 。”
那时 , 整个山东没有一条铁路 。那年9月 , 胶济铁路在青岛刚刚开工 , 津浦铁路还在酝酿当中 。由此可见 , 张莲芬眼光之长远 , 思路之超前 , 思想之解放 。
但光有眼光、思路和思想也无济于事 。因资金难筹 , 修筑枣台铁路的计划在得到了“奉旨准允”后被搁浅 。空欢喜一场 。
张莲芬又请求拨公款或准借德款修建 , 但清政府商部和山东巡抚不同意 。连空欢喜都不给 。
向德国人借钱修铁路
1906年5月 , 张莲芬对股东们动之以情 , 晓之以理:“运煤铁路一日无款购造 , 即一日不能扩充大办……尚希诸股东或任添新股 , 或转代招股 , 以期 众擎易举 , 克奏全功 。”那一年 , 是胶济铁路通车(1904年)的第三年 。股东们被他的诚意所打动 , 集得现银40余万两 。真诚也是财富 。
推荐阅读
- 韩国被强征劳工感谢宋慧乔不为“战犯企业”代言
- 中国企业为何自费研四代机 绕过俄罗斯陷阱
- 盘点 全球十大知名的军工企业!
- 一战成就军火企业 近半世界级公司军火起家
- 解密清末曾爆发五次金融危机民族资本家遭打击
- 民国奇女子:13岁被卖青楼 最终成著名女企业家!
- 隋文帝才是现代企业组织架构设立的老祖爷!
- 中国第一个涉足娱乐业的女企业家盛爱颐简介
- 洋务运动中的李鸿章创办了哪些近代企业
- 朱元璋最关心的问题就是如何让这个家族企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