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中法两国建交背后秘闻 戴高乐曾试图访华( 二 )
为避免外界注意 , 富尔将这次访问对外宣称为私人访问 。
富尔向中国政府提交了法中建交的3个方案
10月2日 , 富尔携夫人到达北京和中国领导人会面后 , 立即向中国政府提交了法方拟订的法国政府和中国政府建立正常外交关系的3个方案:
1、 无条件承认方案 。法国政府正式宣布承认中国 , 中国表示同意 。
2、有条件承认方案 。法国政府表示愿意承认中国 , 中国提出接受承认的条件 。
3、近期承认方案 。法国政府对中国先不作政治上的承认 , 但两国形成特殊关系的局面 。
在这些方案中 , 有积极的正视现实的方面 , 正如富尔一再表示的那样:“戴高乐总统已经答应 , 我们法国政府在和中国政府建立外交关系的时候 , 决不采取英国式的拖泥带水的半建交方法 。”但也有消极的方面 , 如它同样保留着一个像小羊尾巴似的台湾问题:法国希望在台湾保留一名低级职位的人员 。在这个问题上 , 富尔也自知理亏 , 虽然一再企图辩解 , 但仍漏洞百出 , 一会儿说这是戴高乐的希望 , 一会儿说这是法国政府处理外交事务的传统 , 一会儿又说这是纯技术问题 , 绝不涉及“ 两个中国” 。
富尔对上述3个方案解释说 , 戴高乐希望能争取立即实现第一个方案 , 至于第三个方案 , 法国政府只是把它当作备用方案 , 根本无意采取 。从富尔的解释中不难看出 , 一方面法国政府对同中国建立正常外交关系的要求是急迫的 , 但另一方面它又想避免正式公开声明同台湾断绝外交关系 , 而想以法国政府自以为冠冕堂皇的无条件承认方式绕开这个矛盾 。法国政府这样做的意图是 , 既可取得同中国建立正常外交关系的实际结果 , 又可对法国统治集团内的反华势力和亲蒋分子作点妥协 , 并给台湾一些安抚;此外在对美、英关系方面也留下适当的回旋余地 。
富尔一再以戴高乐的口气强调实现第一方案的重要性 , 反复声称法国政府绝不是以此办法搞“两个中国” , 而是法国政府认为法、中两国无条件建交就意味着和等于法国政府断绝了和台湾的外交关系 。同时他又说 , 戴高乐在发展同中国的关系方面无任何顾虑 , 法国是自主的 , 不需要顾及与别国的关系 , 也没有必要看美国的脸色行事 。富尔的这些解释恰恰从另一个方面暴露了法国政府的内心所想 。但富尔也知道中国政府绝不会拿原则做交易 , 所以又准备了第二方案 , 留下可进可退的机动余地 。
中、法建立正常外交关系的谈判在形式上是比较和平的 , 气氛是比较轻松的 , 最后达成协议的时间也是迅速的 。但是 , 在谈判桌上 , 中国反对“两个中国”的态度也是坚决的 。
中法建交与富尔的出尔反尔
富尔这次访华 , 中国给予了最高规格的礼遇 。毛泽东和刘少奇分别接见了他 。周恩来总理和陈毅副总理单独或共同和他先后在北京、上海等地会谈了6次 。对一些重大国际问题的看法 , 双方基本一致或比较接近 , 有着较多的共同语言 。
富尔虽曾表示过在对华关系上玩弄“两个中国”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 并认为法国政府没有理由奉行这一政策 , 但是当他正式受命与中国进行建交谈判时 , 却又以变相的“两个中国”的方案作为了同中国讨价还价的底牌 。当然在中方的坚决斗争下 , 法国政府不得不面对现实 , 最后解决问题 。
在这次谈判中 , 中方始终本着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 , 克服了法国方面带来的一些障碍 , 速战速胜达成了两国建立正常外交关系的协议 , 在中国同西方国家的关系上 , 取得了具有历史意义的重大突破 。针对法国政府提出的3个方案和其中存在的问题 , 周恩来在详细地阐述了中国政府的立场后 , 提出了积极的有步骤的直接建交方案 。中、法两国政府建交声明的内容有3点:
1、法国政府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提出正式照会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 , 并立即建交、互换大使 。
2、中国政府复照 ,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作为代表中国人民的惟一合法政府欢迎法国政府的来照 , 愿立即建立外交关系 , 互换大使 。
推荐阅读
- 神话中法力排在前32的神仙 孙悟空垫底 谁第一?
- 美苏档案解密:中越两国反目成仇的真正原因
- 唐僧不与女儿国王成亲竟是怕两国开战
- 康熙与路易十四开启中法交流 未谋面互生好感
- 玛塔哈丽 一位周旋在两国间的美女双面间谍
- 中国史上最妖娆的女人 靠个人魅力灭两国
- 三国中蜀国的政权相比魏吴两国是稳定的
- 水浒中法术最高的3个人 有一个曾打败卢俊义
- 冷战秘闻 美苏两国打造超自然武器
- 揭 二战中法国投降仪式为何在车厢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