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中法两国建交背后秘闻 戴高乐曾试图访华( 四 )


1969年4月28日 , 戴高乐因“建立区城”和“改革参议院”两项法律草案举行公民投票失败而不得不宣布辞职 , 从此退出政坛 , 隐居科龙贝教堂 , 潜心写作自己的回忆录 , 不再和公众见面 。戴高乐以总统身份访华的愿望终于未能实现 。
戴高乐去世后 , 中国政府决定以最高规格吊唁
即使是在下台后 , 戴高乐的访华愿望仍然很强烈 , 并多次在不同场合表示了希望访华的愿望 。
1970年6月 , 美国《新闻周刊》曾有一篇报道提到 , 戴高乐曾向其友人表示 , 希望自己在有生之年会见毛泽东 。
但是 , 正在为自己的回忆录而辛勤工作的戴高乐却不幸于1970年11月9日因心脏病发作骤然辞世了 。
由于戴高乐为中法建交做出了重大贡献 , 所以在他去世后 , 中国政府决定以最高规格吊唁 , 以表达对这位法国国家首脑和世界著名的将军的敬意和深切悼念 , 并推动中法两国友好关系的发展 。
毛泽东主席、董必武副主席和周恩来总理分别给戴高乐夫人和法国总统蓬皮杜发去唁电 。毛泽东在唁电中写道:
“获悉夏尔·戴高乐将军不幸逝世 , 谨对他 , 反对法西斯侵略和维护法兰西民族独立的不屈战士 , 表示诚挚的悼念和敬意 。”
董必武和周恩来在唁电中表示 , 相信“在戴高乐将军推动下建立起来的中法两国的良好关系 , 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 , 将会继续得到发展” 。
戴高乐将军的宗教悼念仪式在著名的法国巴黎圣母院举行 , 中国政府任命黄镇大使为中国特使参加了法国政府举办的这次悼念仪式 。
在北京 , 董必武副主席、周恩来总理、李先念副总理、郭沫若副委员长等领导人到法国驻华使馆参加了使馆举行的吊唁仪式 。
中国还在天安门、新华门和外交部下半旗以示哀悼 。
中国对戴高乐逝世的隆重悼念 , 在法国官方和各阶层人士中特别是戴高乐的生前友好和家属中引起强烈反响 。
11月14日 , 法国驻华使馆给中国外交部来照 , 转达法国领导人对中国领导人的深切谢意 , 说法国政府和人民高度评价中国政府和人民为戴高乐将军的逝世而举行的哀悼 , 因为这不仅珍贵地表明了对光荣的死者的敬意 , 而且也进一步证明了中法两国和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 。
12月1日 , 毛泽东收到了戴高乐夫人给毛泽东发来的感谢电 , 电报说:“您友好的来电和悼念戴高乐将军的话使我十分感动 , 我真诚地感谢您在我的痛苦之中对我表示的同情 。”
法国新闻媒介对毛泽东所发唁电非常重视 , 法国电台一收到毛泽东的唁电 , 立即全文播发 , 并发表评论认为 , 这是一个“不寻常的态度” 。
戴派青年组织“争取进步青年联盟”主席格罗斯曼说:“正如毛主席永远是正确的一样 , 他在唁电中对戴高乐将军的评价也完全是正确的 。”他们还热情地认为 , 毛主席的唁电“是所有唁电中最好的” 。
【1964中法两国建交背后秘闻 戴高乐曾试图访华】中国人民不会忘记戴高乐总统生前为实现中法关系正常化而做出的努力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