涤痰汤的组成与功效作用

【组成用量】
半夏、竹茹各15g , 胆南星、茯苓各12g , 陈皮、枳实、人参各9g , 菖蒲6g , 甘草3g 。
【服用方法】
水煎服 。
【功效作用】
本方在除湿祛痰的二陈汤为基础上 , 加枳实、竹茹、胆南星以祛风、清热、涤痰 , 再配人参扶助正气 , 菖蒲芳香开窍 , 共呈开窍涤痰之功效 。
本方具有镇静 , 抗惊厥 , 扩张血管 , 抑制血栓形成 , 改善微循环 , 抗休克等作用 。
【辨治病证】
中医临床运用以中风痰阻清窍(心) , 舌强不能言、苔厚腻为其汤证之要点 。
【涤痰汤的组成与功效作用】本方适用于治疗脑血管意外、中暑、低血糖休克、癔病、癫痫、昏迷、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狂犬病后遗症、病毒性脑炎和脑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艾滋病、药物中毒性耳聋、鼻囊肿、鼻腔及类窦良性肿瘤、鼻及鼻窦恶性肿瘤、喉运动神经麻痹、喉痉挛、喉白斑病、喉癌、精神失常、一氧化碳中毒性精神病、喉痉挛、胃炎、慢性支气管炎、甲状腺功能亢进、上肢麻木等病证 。而必须症见突然昏倒 , 舌强不能言 , 喉有痰声 , 舌苔厚腻 , 脉弦滑者之病人 。
【现代运用与主治疾病】
1.昏迷(痰湿蒙蔽型)治宜涤痰开窍 。
以本方为主治方 。
若昏迷较重者 , 加服苏合香丸1粒 , 每日3次 。热邪偏重者 , 则宜用菖蒲郁金汤 。湿痰偏盛者 , 不可早用寒凉 , 以免引起冰伏之弊 , 治宜辛温芳香 , 化其痰浊 , 宜加佩兰、藿香各10g , 生姜6g 。
2.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痰蒙心窍型)治宜芳香开窍 , 涤痰熄风 。
以本方为主治方 。另服苏合香丸或至宝丹 。
若肝风内动 , 四肢抽搐者 , 加钩藤10g , 全蝎6g 。皮肤粘膜出血 , 咯血 , 便血 , 且血色鲜红者 , 是为热伤血络 , 宜加生地15g , 丹皮、紫草各12g , 水牛角粉3g(冲服) 。痰涎壅塞气道 , 痰鸡喘促不安者 , 加鲜竹沥水30~60毫升 , 每日数次 。痰热内盛 , 神昏谱语 , 舌红苔黄者 , 加鲜竹沥水30~60毫升 , 天然黄、黄连各10g , 成药改用安宫牛黄丸 , 每服1丸 , 每日2~3次 。
3.急性脑血管病(痰湿蒙塞心神型)治宜温阳化痰 , 醒脑开窍 。
以本方去人参 , 加远志10g为主治方 。
若神昏不醒者 , 宜灌服苏合香丸 。口噤不开者 , 可用乌梅肉擦牙启齿 。4.病毒性脑炎、脑膜炎(痰气郁结型)治宜涤痰开窍 。
以本方加减化裁:大青叶15g , 殊茯神、矾水炒郁金、胆南星、浙贝母、竹茹、半夏各10g , 远志、菖蒲各6g , 陈皮3g为主治方 。
若躁乱不宁者 , 加磁石、青礞石、石决明(三味先煎)各20g 。抽搐者 , 加钩藤15g , 僵蚕8g , 羚羊角粉2g(另吞) 。痰火偏盛者 , 加龙胆草、黄芩、七叶一支花各9g 。
5.流行性乙型脑炎(痰蒙清窍型)治宜豁痰开窍 。
以本方竹茹换天竺黄 , 去人参 , 加全瓜蒌12g , 远志9g为主治方 。
若喉间痰多者 , 用礞石粉2份 , 月石粉1份 , 玄明粉1份 , 混匀 , 每服1~3g , 1日3次 , 灌服 。狂躁不宁 , 嚎叫哭闹 , 舌红苔黄者 , 去二陈汤 , 加龙胆草、山栀子 , 生地各12g , 抽搐者 , 加僵蚕9g , 全蝎4g、大便秘结如胶难下者 , 加生大黄8g(后下) 。
6.艾滋病(完全期)(痰火内盛型)治宜镇肝熄风 , 化痰开窍 。
以本方合镇肝熄风汤加减:生石决明(先煎)30g , 龟板、代赭石(均先煎)各18g , 天冬15g , 胆南星、竹茹、玄参、钩藤各12g , 半夏、橘红、菖蒲、生龙骨、生牡蛎(先煎)各10g , 甘草6g为主治方 。
若大便秘结如胶难下者 , 加芒硝10g(分冲) , 大黄6g 。
7.药物中毒性耳聋(痰阻风动型)治宜涤痰祛风 , 蠲毒通窍 。
以本方加天麻12g , 全虫10g , 白附子6g为主治方 。
8.鼻囊肿(痰浊湿凝结型)治宜燥湿化痰 , 散结消瘤 。
以本方去人参、葛蒲 , 加猪苓15g , 白术、泽泻各12g , 桂枝6g为主治方 。若继发感染 , 红肿触痛者 , 加蒲公英15g , 黄芩、黄连各12g 。囊肿久不消愈者 , 加丝瓜络、路路通各15g , 通草、地龙各12g 。
9.鼻腔及鼻窦良性肿瘤(痰浊凝结型)治宜燥湿化痰 , 散结消瘤 。
以本方加减:生牡蛎(先煎) , 陈皮各15g , 枳实、制半夏、海蛤粉、昆布、海藻各12g为主治方 。
若痰蕴化热 , 舌苔黄腻者 , 加车前子(包)15g , 黄芩12g 。
10.鼻及鼻窦恶性肿瘤(痰浊凝结型)治宜涤痰化浊 , 软坚散结 。
以本方加减:僵蚕、海浮石、海藻、昆布、浙贝母、茯苓、陈皮各15g , 制南星、枳实、制半夏、山慈菇、鸡内金、穿山甲各12g为主治方 。
11.喉运动神经麻痹(风痰型)治宜祛风涤痰 , 通络开音 。
以本方去人参、竹茹 , 加通草、全虫、僵蚕、防风各12g , 蝉衣10g , 甘草6g为主治方 。
12.喉白斑病(痰湿聚结型)治宜燥湿化痰 , 散结祛浊 。
以本方去人参为主治方 。
若胸闷 , 痰多者 , 加全瓜蒌15g , 浙贝母、郁金各12g 。
13.喉癌(痰浊凝结型)治宜涤痰利湿 , 散结消癌 。
以本方加生牡蛎、海蛤壳(均先煎)、海浮石各15g , 山慈菇12g为主治方 。若脾虚 , 倦怠乏力 , 舌淡胖者 , 加怀山药、白术各15g 。胸脘满闷 , 饮食不香者 , 加麦芽15g , 佩兰、鸡内金各12g 。
14.精神分裂症(肝虚胆怯 , 痰扰神明型)治宜涤痰宣窍 , 解郁安神 。以本方去人参 , 加丹参、生麦芽各15g , 郁金、琥珀、薄荷各6g为主治方 。15.癫病(痰瘀化火 , 蒙闭心窍型)治宜豁痰开窍 , 疏泄肝胆 。
以本方去人参、竹茹、甘草 , 加生麦芽20g , 丹参15g , 白附子10g , 龙胆草、柴胡各6g , 郁金5g为主治方 。
16.一氧化碳中毒性精神病(痰湿血瘀 , 壅塞清窍型)治宜涤痰去瘀 , 开窍安神 。
以本方去人参、竹茹 , 加生麦芽20g , 佩兰12g , 当归、赤芍各10g , 白豆蔻5g为主治方 。
17.散发性脑炎(痰热内闭 , 经络阻塞型)治宜涤痰开窍 , 泻热通络 。以本方去茯苓、人参、甘草 , 加双钩藤20g , 大黄(后下)、川黄连各9g为主治方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