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北洋军阀袁世凯复辟失败到底意味着什么?
电影《建党伟业》中,曾提及冯国璋与袁世凯围绕后者是否意欲复辟帝制问题的一段对话(有意思的是,该片冯国璋的饰演者正是其曾孙冯巩) 。检索史籍当可发现:此事发生在民国四年(1915年)6月22日,冯到北京谒见袁氏,欲了解内幕;但袁氏矢口否认 。冯将谈话内容转告给梁启超,后刊于《亚细亚报》 。次日总统府亦有同样文字发表,内容如下:
冯言:“帝制运动,南方谣言颇盛 。”袁言:“华甫(冯之字),你我多年在一起,难道不懂得我的心事?我想谣言之来,不外两种原因:第一,许多人都说我国骤行共和,国人程度不够,要我多负点责任 。第二,新约法规定大总统有颁赏爵位之权,遂有人认为改革国体之先声,但满、蒙、回族都可受爵,汉人中有功民国者岂可丧失此种权利?这些都是无风生浪的议论 。”稍停,袁又言:“华甫,你我是自家人,我的心事不妨向你明说:我现有地位与皇帝有何分别,所贵乎为皇帝者,无非为子孙计耳 。我的大儿身有残疾,二儿想做名士,三儿不达时务,其余则都年幼,岂能付以天下之重?何况帝王家从无善果,我即为子孙计,亦不能贻害他们 。”冯言:“是啊,南方人言啧啧,都是不明了总统的心迹,不过中国将来转弱为强,则天与人归的时候,大总统虽谦让为怀,恐怕推也推不掉 。”袁勃然变色言:“什么话?我有一个孩子在伦敦求学,我已叫他在那里购置薄产,倘有人再以此事逼我,我只有径赴外邦,营菟裘以终老,从此不问国事 。”(张国淦:《洪宪遗闻》,《文史资料精选》第三册,中国文史出版社,第85—86页)
袁氏这番剖白心迹入情入理,使冯确信复辟不会发生,放心回南京去也 。但据袁氏之女回忆,与冯谈话后,袁氏当晚连说:“冯华甫岂有此理!冯华甫岂有此理!”(袁静雪:《八十三天皇帝梦》,文史资料出版社1983年版,第28页)说明冯意在试探,而袁氏不意心腹大将亦不支持帝制,只得虚与委蛇(在此亦须说明:冯日后成为“北洋派中反对洪宪皇帝之第一中心人物”,在反袁过程中客观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在时人眼中,上面袁世凯的自我表白仍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
须知,袁在1914年设法颁布《民国约法》和《总统选举法》,已将其权力提高到帝王程度 。此时的民国虽还有共和制度外壳,但袁已成为一位“皇权总统”(imperialpresident) 。仅为虚名而闹复辟,可谓极其不智,以袁氏一生丰富的政治经验,断不至出此下策 。这就是冯国璋为何相信袁世凯剖白心迹的原因,也是当时舆论颇为普遍的观点 。但随后的历史发展恰恰嘲弄了人们的理智 。1915年起,主张复辟帝制的宣传在北京甚嚣尘上,在各省“国民代表”“劝进”下,袁氏于当年12月13日在中南海居仁堂接受百官朝贺,改民国五年为洪宪元年,正式复辟帝制 。袁氏此举利令智昏,招致全国普遍反对,众叛亲离之下,仅做了83天皇帝梦,就不得不在重压下宣布取消帝制,旋即一命呜呼 。
为何袁世凯图虚名而致大祸?史家传统观点往往集中于袁氏自身,认为:一是袁成长于封建王朝时期,宦海沉浮,屡任要职,思想深处民主共和观念极为淡漠,封建专制思想至为浓厚 。加之个人野心极大,一旦时机成熟,以帝制自为不足为奇 。二是即便袁本人不愿贸然称帝,其子和亲信亦为自身荣华计积极怂恿之,其子袁克定为做“太子”,伪印《顺天日报》供其父一人阅读,炮制舆论推动帝制进程;“筹安六君子”也出于各种目的,为袁称帝广造声势 。三是袁氏误判国内外政治形势,认为国内北洋军足可弹压异己,而国际恰逢一战,欧洲列强无暇东顾,接受“二十一条”足以换取日本支持,复辟帝制至少不会受到广泛反对,可谓机不可失 。此外,近年来有学者关注当时的社会心理与思潮,认为政治文化转型相对滞后是民初民主制度运行失败和洪宪复辟的重要原因 。辛亥革命的成功未能像历代王朝更替那样建立一个统一强大的中央政权,相反国家却陷入长期混乱割据状态之中,“国体虽号称统一,而地方各自为政,统治权殆呈分裂之象,改制虽号称革新,而固有之行政系统破坏殆尽,新建者无代兴之实力,官僚称弊甚于晚清” 。(章伯峰、李宗一:《北洋军阀》第一卷,武汉出版社1990年版,第254—255页)人们未享民主革命之福却饱受政治动荡之祸,不禁开始对民主共和的政治价值产生怀疑 。不少人将国家民族振兴作为最终目的,盖因片面看重此种民主的工具性价值 。作为工具性价值的民主理念一旦被现实证明与原定目标背道而驰,人们对民主的支持就开始动摇,希望出现政治强人实行中央集权以恢复秩序、重建统一 。政治文化和社会心理是一个政治体系的制度框架能够存续并良好运转的基础要件,制度框架过分超前于社会普遍流行的政治文化时,更具基础性的政治文化将倾向于改造政治制度以与自身发展水平相适应 。一战后的德国、1917年“二月革命”后的俄国及辛亥革命后的中国,都可看到此种历史轨迹,也深刻说明民主共和制度须有适宜的政治文化和社会心理作为稳定运行的基础 。
推荐阅读
- 解密三国:赵子龙为何拒绝娶漂亮寡妇为妻?
- 袁世凯逼退清帝 四百万两“优待费”耍噱头
- 三国解密:孙权送上了美女妹妹为何没套住刘备
- 教授解密狄仁杰 历史上没“元芳”这个人
- 解密:猛将张飞的年龄根本没法亲自鞭打督邮
- 清朝历史解密 八大“铁帽子王”拥有免死金牌吗
- 袁世凯如何管理他的十房妻妾?
- 解密三国:刘备为何不救吕布?其中有何隐情
- 解密三国:其实貂蝉非董卓的卧底而是吕布之妻
- 解密三国:被吕布手下劫拦的夏侯惇最后何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