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宋徽宗到底是怎么当上皇帝的

宋哲宗25岁就去世了,当时他没有子嗣,根据当时父死子承,兄终弟继的皇位继承制,下一任皇帝只能从他兄弟之中选择 。宋神宗总共有十四个儿子,但在宋哲宗驾崩之前,有八位皇子已经死了,而宋徽宗在此时受到了垂帘听政的向太后的赏识,于是便成为了皇帝 。
宋徽宗赵佶自幼就爱学习诗文,才华出众 。后来做了藩王之后,他也是每是坚持练字作画,为人儒雅从容,风流倜傥,很有学士之风 。宋哲宗死后,北宋王朝的君主成为当时朝廷的大事,在剩下的几个异母兄弟之中,他的学识和为人都还算出众 。他不像其他的藩王一样,仗着王爷之位终日沉浸在声色犬马之中,不思进取 。而且他每日都会定时去慈宁宫给向太后请安,逗向太后的开心,在向太后的面前刷足了存在感 。此外,他还与向太后的贴身侍婢郑氏有一段不得不说的爱情故事 。所以在众大臣讨论要立哪位王爷为皇帝之时,向太后一下了就想到了宋徽宗赵佶,认为他是仁义孝悌之辈,并且还文采斐然,有治国之相,于是力排众议扶持宋徽宗当上了皇帝 。
后人有说宋徽宗是肆意潇洒之人,根本就不想做皇帝,只想与花鸟虫鱼作伴,每日写字作画 。但也有人反对说宋徽宗是想当皇帝的,否则他为什么每日跟向太后示好,为什么在他们要立他为皇帝的时候不拒绝 。这些于现在而言都是无解之谜,如今的我们只需作好一名看客,至于真相如何就不要去探究了 。
历史上的宋徽宗
历史上的宋徽宗是宋朝第八个皇帝,他是艺术家皇帝,不爱江山,酷爱书画 。在中国的历史上,历代学者对宋徽宗的评价可谓是毁誉参半 。政坛上的人对宋徽宗的评价是无能的亡国之君,而在文坛之上他则是一位一流的书法大师,他的“瘦金体”与“花鸟画”受到各朝各代的文人的推崇模仿 。
宋徽宗在执政上最大的错误就是特别相信蔡京,他几乎是将蔡京当做自已的偶像来看待的 。他并不是不聪明,在文坛上能有如此高的建树的人,智商绝对是正常值水平以上 。他对蔡京的崇拜就像是现在某明星的“死忠粉”一样,偶像做什么都是好的都是对的,所以他对蔡京的所作所为视而不见 。正是他的这种行为,使得以蔡京为首的北宋六贼行事猖獗,导致民不聊生,百姓策反,最后在靖康之乱中丢失了国家的主权 。
他原本就不想当皇帝,但是在受当时儒家的“正统说”的影响下,皇位是父死子承、兄终弟继的 。明明想要在江湖上过着逍遥自在,且听风月的生活,却在宫城内过着三令五申,循规蹈矩的生活,他的内心其实是抵触的 。既然做了这个皇帝,他索性利用皇权之便,发展他的爱好,他广泛收集民间书画,并且还在全国内推行他的字体,鼓励文人进行书画创作,这也是为什么北宋时期的书法绘画是整个古代中国的巅峰之期 。
宋徽宗的书画艺术
作为一个皇帝,宋徽宗赵佶庸碌无能,为后世多少政治家所抨击批判 。然而作为一位艺术家,他却是被后代的文人志士所钦慕 。他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书画大家,他的书与画都可载入史册,如他自成一派的书法“瘦金体”和被称为“院体”的花鸟之画 。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宋徽宗的书画艺术 。
宋徽宗不仅自己工于绘画,而且他还让底下的人收集了许多名家书画,倡导编撰了《宣和画谱》和《宣和书谱》,这两册书成为我国书画史上的重要资料,为我国书画界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他本人流传于世的作品也比较多,比如花鸟画《瑞鹤图》、人物画《听琴图》、山水画《雪山归棹图》等等 。
《瑞鹤图》是被各方专家学者所公认的,现今流传下来的宋徽宗的御笔之作 。它是工笔写实类的花鸟画 。这幅图画上有十八只丹顶鹤在彩云绯红的宣德门之上盘旋飞翔,还有两只站在殿脊之上,二十只鹤形态各异,都不相同,但是却给人一种整体很和谐的状态 。仿佛能听见宫门之上仙鹤的鸣叫之声 。画面的线条流畅,笔法苍劲有丽,色彩明亮富丽,使整幅画面都充满了皇家之气,有着吉祥如意的寓意 。并且画作完成之后宋徽宗还在画旁用瘦金体附诗一首,使得整幅图画更是妙趣横生,充满艺术的气息 。
黄金无足色,白壁有微瑕 。这世上不可能有十全十美的人,宋徽宗生为一代皇帝是幸也是不幸,如果不是他北宋可能不会灭亡的如此之快,但如果不是他是北宋君王,那么如今中国的书画界或许就会缺失很多珍贵的历史资料 。无论如何宋徽宗的书画艺术成就是不能被历史抹灭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