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小说中的第一高手是谁?结果绝对出乎你意料( 三 )


因此 , 基本可以断定 , 《笑傲江湖》中的故事发生在清朝 。当然 , 如果是清朝 , 应该会有反清复明之类的活动 。但是作者为了淡化时代背景 , 以反映普遍的人性 , 也为了不和其他清朝作品重合 , 刻意作了一些技术处理 , 使其清朝背景不太明显 。
如果《笑傲江湖》是在清朝发生 , 那么所谓的“前朝宦官”自然是明朝 , 这也自然说得通 。因为明朝太监的势力 , 远比宋朝 , 元朝为大 , 太监中藏龙卧虎之辈也不知道有多少 。
现在的关键是进一步确定《笑傲江湖》的时代 , 以便确定这位前朝宦官的时代 , 因为我们知道 , 二者相隔约三百年略多 。《笑傲江湖》不可能发生在1 。清初 , 康熙三十年之前;2 , 清中叶 , 乾隆中期 , 因为这会和金庸其他作品重合发生矛盾 。以及3 , 晚清时期 , 即1800年之后 , 因为时代背景不适合 。因此 , 最可能发生的时代是清康熙末年到乾隆初年 , 即1700年之后二三十年 。以此为坐标前推300年 , 我们就来到明朝永乐年间 。这个时代有一个太监 , 武功天下第一 , 他最有可能是谁?
答案呼之欲出:此人乃郑和 。
首先 , 郑和是武林高手 , 这是毫无疑问的 , 史书记载 , 郑和“初事燕王于籓邸 , 从起兵有功 , 累擢太监(这里的太监是极高级宦官的称呼) 。”一个阉人 , 照理说不过是伺候人的下人 , 凭什么“从起兵有功”?当然凭的是出神入化的武功 。成祖皇帝当年发动靖难之变 , 以区区东北一隅夺取天下 , 其中当然有武林高手的参与 。据说成祖每次冲杀在前 , 却总是安然无恙 , 以致后来有建文命令不许杀叔叔的传闻 , 其实都是胡扯 。权力斗争面前还有什么叔叔侄子?根本上就是靠郑和的保护 。
再看看郑和在海外的纪录 , “以次遍历诸番国 , 宣天子诏 , 因给赐其君长 , 不服则以武慑之 。”武功非常惊人 , 擒获过不少国家的首脑人物:
“旧港者 , 故三佛齐国也 , 其酋陈祖义 , 剽掠商旅 。和使使招谕 , 祖义诈降 , 而潜谋邀劫 。和大败其众 , 擒祖义 , 献俘 , 戮于都市 。”
“国王亚烈苦柰儿诱和至国中 , 索金币 , 发兵劫和舟 。和觇贼大众既出 , 国内虚 , 率所统二千余人 , 出不意攻破其城 , 生擒亚烈苦柰儿及其妻子官属 。”
“其前伪王子苏干剌者 , 方谋弑主自立 , 怒和赐不及己 , 率兵邀击官军 。和力战 , 追擒之喃渤利 , 并俘其妻子 , 以十三年七月还朝 。”
明军人生地不熟 , 又没有武器上的优势 , 凭什么这么牛 , 逮谁灭谁?其中一大半 , 恐怕得靠郑和的绝世武功 。
郑和是回人 , 来自云南 , 又进入中原征讨 , 后来还到了西洋海外 , 武功中应该融合了西域、南帝 , 蒙古 , 中原 , 西洋等各支派 , 才成就了如此高深莫测的武学 。葵花宝典上的武功 , 当是他融合各派武学 , 且根据自己的情况所创 。
由此 , 也解决了一个疑难问题:为什么一个绝顶高手会屈居皇宫之中当太监?如果为人恬淡 , 找个地方退隐就是 , 何必要在宫里服侍别人?因为这个太监本来不是一般的太监 , 而是一人之下 , 万人之上的超级太监 , 而且还远征四海 , 成就了无数功业 , 这才能满足一个绝顶大高手的欲望 。
由此 , 我们甚至可以解决一个历史上重要的难题:为什么明成祖要派郑和下西洋?答案绝对不可思议:
明史中说:“成祖疑惠帝亡海外 , 欲踪迹之 , 且欲耀兵异域 , 示中国富强” , 所以才派三宝太监下西洋 。其实就算建文帝真的跑到海外 , 天地那么大 , 随便找个村子一躲 , 也没那么容易找到 , 总不可能全世界地毯式搜索?现在美国要找个本拉登还十年八年没有踪影 , 何况是当时的条件 。再说“耀兵异域 , 示中国富强” , 历代帝王都有这个想法 , 怎么不历代都下西洋呢?而且当时的海军不比陆军 , 万一在海外兵败了 , 只能干瞪眼 , 根本无可奈何 。所以 , 这些并不是根本原因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