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乱唐玄宗结局 郭子仪在安史之乱中的贡献
安史之乱是由着唐玄宗专宠杨贵妃而不理朝政而引起了朝野上下的不满 。这才使得安禄山和史思明会胆大的去发动这一次的叛乱 。在安史之乱中 , 唐玄宗是可恨的也是可悲的 。
这次的叛乱说是唐玄宗自找的其实一点都不过分 。如果唐玄宗有了杨贵妃这一个大美人后并不是一味沉溺在温柔乡中 , 而是分出一点精力给朝政 , 这样就不会被因为疏于朝政而被人诟病 。甚至是引起了那次使得唐朝衰弱的“安史之乱”的最主要原因 。从这一点上看唐玄宗是可恨的 。身为一个皇帝却成了自己的王朝由强盛变得落魄的罪魁祸首 。
不过如果从感情这一个方面看 , 唐玄宗是可怜的 。即使自己是一个王国的统治者却连自己自心爱的女人也保护不了 。还要这个女人成为这一场战争的牺牲品 。最后因为伤心 , 唐玄宗在安史之乱结束之后选择了退位 。不知道这是对于自己犯下的错误的忏悔还是因为失去了杨贵妃而无法接受这个悲伤的现实 , 无力去承担这一切 , 只能默默的退缩 。不管是你哪一个原因 , 唐玄宗都是可怜的 。
唐玄宗还有一个可怜之处是 , 安史之乱的结束时间就是他的退位时间 。可以说是“安史之乱”这一件事将唐玄宗从一个高高在上的王者宝座上拉了下来 。可以说“安史之乱”夺走了唐玄宗拥有的一切 , 不过也可以说 , 这是唐玄宗自作自受 。
郭子仪在安史之乱中的贡献是什么
安史之乱郭子仪是唐朝著名将领 , 在平定安史之乱中 , 郭子仪做出了重要贡献 。公元755年 , 安史之乱爆发 , 唐玄宗立马让郭子仪率兵镇压安禄山叛乱 。不久后 , 郭子仪率兵前往山西右玉县 , 斩杀了安禄山部下周万顷 , 成功收复了右玉县 。随后 , 郭子仪在河曲击溃了叛军周秀岩 , 并成功收复山西大同等地 。
唐玄宗得知这一消息后 , 加封郭子仪为御史大夫 , 以示奖励 。公元756年 , 叛军再次集结起来 , 并占领了河北一带 。在唐朝将领李光弼的奋战下 , 收复了常山 , 而后郭子仪率兵前往井陉关 , 和李光弼一同抗击叛军 。在郭子仪和李光弼的合作下 , 击破了叛军史思明的队伍 , 随后收复了藁城 。等到郭子仪返回常山时 , 叛军史思明再次集结兵力尾随郭子仪 。郭子仪派遣骑兵轮番对抗史思明叛军 , 等到史思明叛军疲惫时 , 郭子仪一举击败了叛军队伍 。
此时叛军首领安禄山听闻郭子仪已经收复了河北大部分地区 , 于是派遣精锐部队前往河北增援 。郭子仪在叛军援兵到来之前 , 先击破了史思明部队 , 而后又在嘉山击溃了叛军援兵队伍 , 史思明自知无望 , 便逃回河北定州 。正当郭子仪准备率兵北征范阳时 , 听闻唐玄宗已经进入蜀地 , 而李亨即将即位称帝 。得知消息的郭子仪急忙和李光弼奔赴蜀地 。郭子仪前往后 , 被唐肃宗李亨封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 并让他继续率兵南征 。后来 , 安史之乱郭子仪平定了河曲 。
【安史之乱唐玄宗结局 郭子仪在安史之乱中的贡献】杜甫有关安史之乱的诗
安史之乱成为唐朝盛衰的分界点 , 安史之乱之前 , 唐朝一派祥和繁盛 , 等到安史之乱爆发之后 , 唐朝政权逐渐没落 。经历过安史之乱的诗人 , 大多都写过反映现实主义的诗句 。其中杜甫安史之乱的诗尤为著名 。《春望》是唐朝诗人杜甫所写的五言律诗 , 杜甫在这首诗歌作品中 , 反映了唐朝经历安史之乱后 , 国家凋敝 , 百姓流离失所的景象 。
《春望》作为杜甫安史之乱的诗 , 它具有极高的写实意义和历史价值 。“国破山河在 , 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 , 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 , 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 , 浑欲不胜簪” , 这是诗歌的全部内容 , 通过诗句的描写 , 便可看出经历安史之乱后的唐朝极具衰败之景 。这首诗歌运用了借景抒情 , 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 将国家的凋敝一览无遗的展现在了世人面前 。诗句开篇 , 作者以“望”字点题 , 抒发了作者忧国忧民的心情 。
推荐阅读
- 揭秘妙玉结局 竟被贼人掳走侮辱后卖入青楼?
- 唐玄宗女宋国公主简介 宋国公主的驸马是谁?
- 穆宗皇帝朱厚熜有多少子女?朱厚熜子女的结局
- 水浒传凌振结局是什么?轰天雷凌振简介
- 张邦昌是怎么死的?张邦昌下场结局是什么
- 让唐玄宗从此不早朝的华清宫究竟什么样?
- 简亲王济度怎么死的 爱新觉罗·济度结局是什么
- 与杨贵妃马震的不是唐玄宗而是安禄山
- 天龙八部木婉清的结局怎样?和段誉在一起了吗
- 韩嫣怎么死的?韩嫣最后结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