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乱唐玄宗结局 郭子仪在安史之乱中的贡献( 二 )
这首诗歌是杜甫登高望远的作品 , 诗人先用远望的视角 , 向读者展现了一幅“国破”、“草木深”的场景 。经历战争后的唐朝国土 , 如同垂危的老者一般 , 已经失去了生机与活力 , 作者以“草木深”三个字 , 刻画了人烟稀少 , 百姓流离失所的场景 。诗人看见凋敝的情景 , 内心非常难受 , 不禁流下了纵横之泪 。杜甫不禁感慨 , 唐朝什么时候才能振作起来 。通过这首诗歌也可看出诗人感时伤怀的高尚情感 。
安史之乱的图片有哪些
有关描述安史之乱图片有很多 , 为了场景再现 , 很多书画家根据史料记载 , 描绘出了安史之乱图片 。纵观安史之乱图片后不难发现 , 基本上与安史之乱相关的图片 , 颜色都呈暗色系 , 给人一种压抑的状态 。除此之外 , 安史之乱的图片大多以描绘战争场面为主 。战场上的士兵、流血场景、战马等都是安史之乱图片上的表现因素 。
就拿这张图片来说 , 里面以展现唐朝官员为主 , 其中有唐玄宗、官员、太监等 。身穿黄色衣服的便是唐玄宗 , 此时的唐玄宗面露倦色 , 从他的神情中不难看出 , 唐玄宗非常忧愁 , 花白的胡子和鬓角 , 便可看出唐玄宗年事已高 。值得注意的是 , 唐玄宗右手拿着拐杖 , 并且还有两名官员扶着唐玄宗 。虽然看不清唐玄宗的面貌 , 但是通过唐玄宗的神态 , 便可得知唐玄宗满腹心事 。
从场地来看 , 唐玄宗和大臣们正在户外 , 身穿红色官服的官吏 , 大概是唐玄宗的心腹大臣 , 他站在唐玄宗的左边 , 仿佛正在迎接唐玄宗的到来 。唐玄宗的身后 , 站在一群官吏和士兵 , 从他们佝偻的身子来看 , 貌似经历了长途跋涉 。图片最外边还有数名穿着补丁的人 , 这大抵是当地的百姓 , 或者唐玄宗的随从 。从图片所描绘的场景推测 , 这大概是唐玄宗入蜀地的场景 。而身后那群衣衫褴褛的人 , 恰到好处的表现出了安史之乱让百姓流离失所的场景 。
安史之乱的发动者是谁
安史之乱 , 这次战争的命名并不是用年号或者是地点 , 而是用叛乱者的姓氏 。安史之乱发起的叛乱者是安禄山和史思明 。就是用了安禄山的“安”和史思明的“史”来组成了“安史之乱” 。
从“安史之乱”的名称就可以知道 , 这次的战争的发起者是安禄山与史思明 。不过“安史之乱”还是有一个使用年号作为名称的战争称呼 , 那就是“天宝之乱” , 因为这次的战争发生在唐玄宗统治的天宝年间 。不过比起“天宝之乱”还是“安史之乱”这一个称呼更加让人印象深刻 。
这次安史之乱的发起者安禄山和史思明 , 在后来 , 安禄山将他占据的地盘变成了一个独立于大唐的国家 。这就是“大燕” 。安禄山自称“大燕”的皇帝 , 不会再听从李隆基的命令了 。不过“大燕”在大唐的眼里也不过就是一个在玩过家家的小孩吧 。
虽然这个小孩给了大唐不少的打击 , 不过最后还是大唐胜利地平定的这次的叛乱 。安禄山和史思明 , 这两个这次叛乱的发起者 , 大唐是不会留下他们的 。所以他们为这次的叛乱付出了应该付出的代价 。
安禄山和史思明会发起叛乱 , 就是看到大唐当时的皇帝——李隆基的昏庸 。专宠杨贵妃 , 使得李隆基不理朝政 , 国家混乱 。最后安禄山和史思明虽然没有的到这个江山 , 也是逼得李隆基杀了自己心爱的女人——杨贵妃 。
安史之乱全过程介绍
安史之乱往简单了说就是一场战争罢了 。
在755年时 , 安禄山就开始蠢蠢欲动 。在同一年的11月15日 , 唐玄宗知道了安禄山叛乱的这一个消息 。在几经犹豫之后 , 他决定任命安西的节度使封常清再同时去管理范阳、平卢的节度使 , 以此作为对这次叛乱防守的前期准备 , 还任命了皇六子荣王李琬作为元帅 , 当时的右金吾大将军高仙芝作为副元帅东征 。
在唐玄宗做了这些准备之后 , 安禄山的大军虽然遇到了一些阻碍 , 不过因为杨国忠没什么本事 , 使得安禄山就在同一年的12月12日就攻下了洛邑 。当时东京的留守李憕还有御史中丞卢奕不原因投降 , 就被安禄山杀了 。河南的尹达奚珣没什么骨气就投降了安禄山 。不知是不是唐玄宗因为有人投降了 , 有些丧失判断 。听信了监军宦官的诬告 , 用“失律丧师”这样的罪名处斩了封常清、高仙芝这两位坚守这的大将 。
推荐阅读
- 揭秘妙玉结局 竟被贼人掳走侮辱后卖入青楼?
- 唐玄宗女宋国公主简介 宋国公主的驸马是谁?
- 穆宗皇帝朱厚熜有多少子女?朱厚熜子女的结局
- 水浒传凌振结局是什么?轰天雷凌振简介
- 张邦昌是怎么死的?张邦昌下场结局是什么
- 让唐玄宗从此不早朝的华清宫究竟什么样?
- 简亲王济度怎么死的 爱新觉罗·济度结局是什么
- 与杨贵妃马震的不是唐玄宗而是安禄山
- 天龙八部木婉清的结局怎样?和段誉在一起了吗
- 韩嫣怎么死的?韩嫣最后结局
